-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秋季莆田市事业单位面试辅导课程.doc
2013年秋季莆田市事业单位面试辅导课程
莆田华图为大家提供2013年秋季莆田市事业单位面试辅导课程,2013年莆田市事业单位面试课程,2013年下半年莆田事业单位考试面试辅导。华图名师为大家微模块精细化拆分教学,深度讲解面试理论知识;双模式专业模拟演练及个性化点评辅导,迅速提升学员语言、心理、仪表、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帮助学员一次性通过面试。事业单位考试首选华图!
2013年秋季莆田市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铁链锁下的童年
【考题】
打工父母为了干活挣钱,不得已把年糼的孩子用铁链锁在工地上防止走丢。请你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
【解析】
这个事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叹,更有深深的思考。说明当前社会上对于打工子女的生活、成长、教育等方面存着管理的漏洞和相关资源的贫乏。
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村里人来到城市务工成为打工一族,其后代子女也随之走进了城市,过早的经历着人生的波折。由于父母居无定所,收入有限,忙碌无暇,致使子女无人照料,产生安全隐患,亦不能享受应有的教育。于是,一些打工父母只能先做到把孩子养大,先积累收入,同时出于安全考虑只能把孩子置于眼皮底下,乃至带到工作现场,又怕走丢所以才锁住孩子,也就顾不得教育了。但是这样以来,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不利的。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极端性格,甚至会引发对父母的怨恨。同时,看似安全的做法其实反而可能更危险,一旦出现意外,孩子想跑也是不可能的。再有,锁住的不仅是身体也锁住了受教育的机会,荒废了大好的时光。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单一的埋怨、批判孩子的父母,而是号召全社会都来高度重视,切实努力化解这一困境。
首先,加强组织力量建设。各级政府应该针对打工子女的生存和教育困境问题,成立专项的负责科室,做到专人专职。同时,以街道和社区为主要力量,打造针对打工子女的服务平台,积极行动起来主动管理本辖区内的相关问题。还要加强宣传的力度,通过多种宣传的方式,让来城里务工的父母能够知晓政府的服务平台,及时寻求帮助。
其次,两端配合提供强化服务。比如,在城市一端要加大扶持打工子女学前教育和安全管理的力度。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拨款和社会力量三结合的方式,强化教育资源的倾斜幅度,拓宽发展的渠道,建立一批有资格的打工子女学前教育机构,提供较优良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另外,在农村一端,也就是进城务工人员户籍地政府也要行动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把年幼子女留在当地接受教育,坚决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积极创造条件,与留守的老人或与在本地有监护人职责的其他人员共同管理好、培养好外出父母留下的年幼子女。
再次,系统化研究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户口、教育、住房等一系列问题。改革落后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应时代需求,切实保障基层民众需要的制度。全局性地解决题目中所说的打工子女生活与教育的困境。
最后,我认为打工子女的困境是一件影响深远的问题,政府与社会等各方力量,一定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努力实践,早日破解这一困境。
2013年秋季莆田市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官员歪曲的敬畏
【背景链接】
新闻主体: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地方官员的迷信现象令人吃惊,部分领导干部敬畏鬼神,身后经常出现所谓“大师”的身影。他们或因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因做了亏心事,在反腐高压下,祈求菩萨保佑,逢凶化吉。
【参考范文】
迷信是一种盲目信仰和崇拜,迷信与部分官员的“亲密接触”现象令人担忧。
官员迷信的例证在现实中可谓层出不穷。几年前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胡建学为了升官,经风水先生“点拨”在水库上修了一座桥,还绞尽脑汁地命名为“岱胡大桥”。桥建成了,官不但没有升反而因贪污受贿被判了死缓。难怪后来当地群众将这座桥称为“逮胡大桥”。
据观察,痴迷于求神拜佛等迷信活动的官员大多有贪污、受贿、渎职等不正之嫌,这些人将迷信作为自己的“护官符”。从这个意义上讲,贪污阴影下形形色色的官员迷信现象基本上属于一种颇为典型的“贪污后遗症”。
官员们应当扪心自问:我们该对什么执着?该对什么虔诚?该对什么敬畏?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否则就可能变得浮躁、庸俗甚至为所欲为。一言以蔽之,官员应当对法律敬畏,对民意敬畏,对责任敬畏。
敬畏法律,是因为法律作为限制公权力的利器,是约束官员恣意妄为、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枷锁。从一定意义上讲,依法治国的精义在于依法治“官”而不是依法治“民”。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领导应当是各级官员必须恪守的法治信条。将依法治国的第一要义理解为“依法治民”,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内涵的严重误读,也是不少官员尤其是某些基层领导干部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
敬畏民意,是因为民意是正义和公道的发源地。古语云:“民可载舟,亦可覆舟”、“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可见民意的重要性。“执政为民”是全体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和努力实践的信条。只有对民意真正持一种敬畏之心,才可能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