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nForensicandPractice
Symposium Theory ——539——
试谈笔迹的动静态特征及其防伪性能
宋涌法
(南京东南司法鉴定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迹的动、静态特征的概念,形成机理、防伪性能及其实施量化分析等。
【关键词】动态特征;静态特征;防伪性能;量化分析
“动态特征”在笔迹检验,尤其是在签名字迹及少量字迹的鉴定中,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应用。在各专业
刊物上也经常有这方面的文章展开讨论。为什么“动态特征”在当前会倍受我广大文检人员的青睐?笔者认为,
在当今签名字迹占整个笔迹检案的80%,其中摹仿笔迹达60%的情势下,能寻找出签名字迹自身的“防伪标
记”,并藉此识别摹仿笔迹,当然是最为简捷有效的。而“动态特征”则恰恰具备了这方面的潜质。为此,笔
者也来发表自己的一管之见。
1 什么是笔迹中的动态特征
笔者认为,动态特征就是人们在运笔过程中由“轻、重、徐、疾、抑、扬、顿、挫”等运笔动作在承载
物上留下与之相对应的一系列的笔迹形态特征。
2动态特征具有哪些属性
笔者认为动态特征具有以下属性:
2.1它必须是,也只能是在运笔过程中产生的。即它属于运笔特征,或者说是属运笔特征范畴的。
2.2它必须是已经动力定型了的特征。如文盲、半文盲写的字,因为还没有定型,即使具有某些运笔特征,
也是极不稳定的。因此不能作为“动态特征”。
2.3它具有系列性。即“轻、重、徐、疾、抑、扬、挫”的运笔动作,表现在落笔、起笔、收笔、连笔、节
奏、角度、弧度、幅度、力度、速度(简称五笔五度)等运笔环节上,会产生一系列的形态表象。
2.4它具有时序性。即上述一系列的特征是按运笔的时间先后顺序随之产生的。
2.5它具有对应性。即运笔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运笔动作,就会在纸上留下什么样的笔迹形态。
2.6它具有细微性。即它只是一个笔画中的某个部位的细微表象。
2.7它具有瞬间性。即产生在一个笔画中的这些动力定型了的一系列的特征只是在零点几秒钟的一瞬间就完
成。
2.8它具有组合性。即由于它是动力定型了的并按运笔时序瞬间产生的一系列的特征,所以就必然具有组合
性的特点。
2.9它具有稳定性。即虽然产生在一个笔画中的这些一系列的特征只是在零点几秒钟的一瞬间就完成的。但
它是经过千百次的练习后“动力定型了”的一种特有的“手式”,所以具有稳定性。
2.10它具有特殊性。即不同的人具有各种不同“组合形式”的“手式”。因此就某个个人来说具有它的特
殊性。
3什么是静态特特征
既然有动态特征,就有与之相对称的静态特征。那么,什么是笔迹的静态特征?
—-540—— 2011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秦
如上所述,动态特征是指由“动力定型”所形成的“运笔特征”。那么,笔者认为,静态特征则是由“记
忆定型”形成的“法写特征”。
4形成动、静态特征的机理
对此,有人会提出,不管是静态特征还是动态特征,它们都是由“记忆”形成的。笔者则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如一个才学会说话的孩子,父母教他学一首儿歌或唐诗宋词。其实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意思。只是大人唱
一句,就跟着唱一句。这样反复多遍后就朗朗上口,下次只要大人起个头,孩子就会顺着调子唱下去了。这
时大人会说,这个孩子真聪明,记性真好,一学就会,一记就牢。其实这根本不是记忆,而是一种“音乐旋
律定型”,俗称“唱山歌”。在这里不妨简称它为“音律定型”。古人在教学上深谙这一“巧门”,在教“四书
五经”和经典文章时,不管学生是否理解,只是叫他们大声地朗读——吟诵。从而达到“音律定型”的效果。
待年长后,理解能力强了,不仅其意自明,而且一辈子也“忘”不了,只要起个头,张嘴就来。所以也就有“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呤”的“古训”。
对于教学生写字,还有一种更“绝”的“13诀”教学的“笨”办法。老师把写某个笔画的多个动作要领
编成1:3诀。如“逆入——回锋——按——提——顿——回锋收笔”……。学生照着老师的1:3诀在纸上反复地
描练。如此把写这个笔画的运笔动作固定下来形成了“习惯”后,就会写出有棱有角的笔画。一旦“动力定型”,
就成了自己的“手式”(基本功),一辈子也丢不了。实际上这是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及报告.doc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情绪调节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docx VIP
- YBT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pdf VIP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课件 第二章 大数据采集.pptx
- LAQ-E-KS-23 掘进工安全作业指导书.doc VIP
- 连云港市主要小麦品种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研 究参考.pdf VIP
- DB32_T 3697-2019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检验评估技术规程.docx VIP
- PW2330-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2025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