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徐霞客的陈函辉交谊诗浅析.pdfVIP

新发现的徐霞客的陈函辉交谊诗浅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发现的徐霞客与陈函辉交谊诗浅析 周琦丁锡贤 笔者俩在从事天台山文化研究的近20年中,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徐霞客研究。 1995年5月曾陪同时任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执行会长的江牧岳老考察天台山;1998年5月, 又参与发起举办“台州、天台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再次陪同江牧岳老等沿着徐霞 客的足迹考察了天台山和徐的挚友临海陈函辉故居。其间,新发现了不少徐霞客的佚事,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陈函辉、吴执御与徐霞客的交谊诗近百首,内60余首是专门与徐霞客 的交谊诗。这些诗多数已引入《徐霞客台州挚友陈函辉》与《徐霞客台州新史料考析》 二文,先后在台州天台山和宁波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上交流后,被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主 编的《徐霞客研究》第3、14辑刊用,故不再赘述。本文就新近发现的部分交谊诗作一 浅析。 笔者前不久从北京图书馆查阅的全帙《前后纪游诗》、尤其是全帙《前纪游诗》,并 将其全文复印,这当是研究徐霞客台州交谊的新史料。陈函辉《前后纪游诗》均为十九 首,而其后编诗集《寒玉集》均选编十六首。其《前后纪游诗》是以对比的艺术手法, 即以己之渺小来烘托徐霞客的伟大。《前纪游诗》赞誉徐霞客“五无全岳九无州”的“独 行天下”壮举;《后纪游诗》以己“家在巾子山,举头看茅屋”的“孤陋寡闻”,来烘托 徐霞客的“广闻博见”。陈函辉与徐霞客的交谊,在《前纪游诗》中有“累世称通家,南 州又高士”之句,诗云: 其九 吾家仲举峻,七尺不畏死;一榻风萧萧,独悬徐孺子;累世称通家,南州又 高士;自携磨镜具,江夏拜知已;当今第一人,惟有黄石斋;扁舟丹阳道,风雨 琅歼纸;三复感素心,高山怀仰止。 “累世称通家”,是指陈函辉将徐霞客比为“通家”关系。《辞源》(1991年 版)中对“通家”有两种解释:一是谓世代有交谊之家;二是谓姻亲。《幼学琼 林》中解释为“旧好日通家,姻亲日懿戚”。陈函辉将徐霞客比为“通家”关 系,是借东汉高士徐孺子与名臣陈蕃为至交的典故,来体现陈函辉与徐霞客亲密 无问的情谊。因此陈函辉在《徐霞客墓志铭》中称徐霞客交游虽广,“然辉与先 生交最久。” 作者简介:周琦,浙江省台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丁锝贤,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台州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29彳 徐霞客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之三月晦”初游天台山前,就把临海的陈函 辉视为亲密无间的好友,因而曾发函向陈函辉询问浙东天台胜境。而此时将徐霞客当作 “累世称通家”的陈函辉,在其《小寒山子集·青未了》诗卷中,有一首答复友人询问台 州佳境的七律: 答友人问台州有何佳境 万仞嵯峨壁立青,古云地阔海冥冥; 琪花瑶草山中果,雨髻风鬟洞口婷; 崔驭吹笙开石壁,鹅群染翰写金经; 无端醉后逢天姥,月照琼台梦未醒。 这首七律的首联借用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台州地阔海溟溟”的诗句,从总体视角来 概括台州的山海胜境;颔、颈、尾三联则侧重描摹了石梁、桃源、桐柏、华顶、天姥、琼 台等景点的风光。这就是陈函辉回答“友人”徐霞客在初游天台前的咨询。如若此说成 立,那至今引以为荣的徐霞客三游天台、雁荡而留下的四篇游记,陈函辉则功莫大矣! 那么徐霞客是怎样结识台州知友陈函辉的呢?其一,来自其族兄徐遵汤(即仲昭)。 仲昭在霞客游天台山前曾居在浙江西陵(即绍兴)。据丁文江先生所作《徐霞客先生年 谱》考证云:“是年先生人浙,从曹娥江独走宁波,访族兄仲昭,遂渡海游落迦山,返趋 天台、雁宕。”丁氏在《年谱》中解释说:“墓志述壬申年族兄仲昭言:‘犹忆余在西陵, 霞客从曹娥江独走四明,五日赤定提朱兰来,夸我以山心石窗之胜。’故知先生由绍兴至 宁波,渡海游落迦山。”仲昭在绍兴期间,曾在游普陀山时认识了陈函辉,两者一见如 故,结为好友。陈函辉怀仲昭诗云:“独立南州有二高,门前孤径没蓬蒿。旧传剩叶增多 许,近说诗题半反骚。(自注:徐遵汤,字仲昭,江阴人,所著有《叶剩》诸诗,霞客即 其弟)。”后来陈函辉在《徐霞客墓志铭》中又述:“记在壬申秋,以三游台、宕,偕仲昭 过余小寒山中,烧灯夜话,粗叙其半生游屐之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