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015届毕业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

初中2015届毕业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2015届毕业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

初中2015届毕业班阶段性检测 语 文 试 题 A卷(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的一项是2.下列各组词语中,一项是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使用的一项是少年时代总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 B.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鸭蛋!曾经沧海难为水,鸭蛋。 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骆驼祥子》辛苦攒钱买的车被孙侦探抢走 且焉置土石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D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反对和智叟的嘲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2分) (2).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议论,完成13——15题。(10分) 警 句 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有些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一二警句,便大加赞赏,结果就连在一篇说明文中,学生们也必硬添入许多不相宜的奇警的字句。其实,作者喜用警句,是由于才力薄;读者喜看警句,是由于见识浅。才力薄,所以不能创作充实完善的文章,徒藉警句以娱人;见识浅,所以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及其每字每句所含的意义,徒摘警句以自欺。 真正的好文章往往是以平常的语言说真实的事理,所以无处不善,没有警句,也可以说句句都是警句;那些读者喜看的警句并非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天成的,有如锦上添花,与全文相得益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来人人能道的平凡的句子,在《饮酒》诗里与其他诗句浑然一体,并不独自出色。可有些人钟爱此句,硬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以为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恰如在粗劣的土布上用金线绣花,极不相称,且所绣之花,绝不会佳。现在有一类人写作几乎全篇用警句凑成,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莫测高深,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玻璃碎片乱凑而成,毫无意义。 喜欢看警句的读者,阅读伟大的作品定会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而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有警句。就如赏花,真能欣赏名花的人,会到园地上,于阳光微风中,欣赏花儿的活泼生机、天然的姿色及其与环境相掩映之美。在这样境界中的花,无论大小开谢,各有其美。但不懂欣赏的人,只知折取一枝插在瓶中,自以为已尽得此花之美,却不知这是大煞风景的。 世上的语言,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关键在于运用得当。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那些只追求“处处须警句”的文章,华而不实,实在是不足取的。 1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14.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6分) (1)第二段中加点的“粗劣的土布”和“用金线绣花”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 15. 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请以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2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学类作品,完成16——19题。(16分) 月光手帕 韦延丽 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阿斌不由打个冷战,他借着月光顺着山沟吃力地穿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榕树下,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阿斌在屋前站定,喘一口气,正了正身子,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 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探出门外。 “你找谁?”男孩儿警惕地盯着他问。 “我路过这里,迷路了。”阿斌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给我一碗水喝吗?” 小脑袋又重缩回屋内,阿斌在门前的石堆上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水随着男孩儿的脚步在粗瓷碗里晃动,溢满了一碗月光。 阿斌起身接过碗,一仰脖子,粗瓷碗里的水就失去了光亮。阿斌满足地咂了咂嘴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你爹娘呢?” “娘帮人卖夜宵去了,爹去了天堂。”“爹——你爹怎么会在天堂?” 我娘说:“我哥和人打了架后不敢回家,爹到处找他,路上出了车祸,上了天堂。” 一阵风吹来,阿斌揉了揉眼睛。 “你怎么啦?”“我、我……沙子进了眼睛。你们怎么不在村里住?” “我娘说,以前我们是住在村里的。哥和人打架后,原本要好的两家人成了仇人,被打的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