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一道市级调研试题质疑讨论.doc
对一道市级调研试题质疑讨论
引发对处理教材和零向量教学的思考
海南华侨中学 李红庆
海南省海口市四月初高考调研测试卷理科第(14)题和文科第4题:
“关于平面向量,,,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 若∥,,,使得;
② 若,则或;
③ 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使得;
④ 若,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_”.
命题者给出的正确选项是①、④,本来命题者原以为本题不会产生概念歧意,没有什么可争论的问题,殊不知答案一公布诱发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第④命题上.反对方(主要是海南海政学校高三数学教师),依据对人教A版必修4教材(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相同)的第76页和第104页的简单理解,甚至于拿出复习资料《考试一号文件》为争论的依据.支持者认为由于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由,得.这个命题是真命题没有任何问题.根据反对方的要求,支持方海南华侨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进行专门讨论,认为从零向量的性质认识,“”这个关系对于任意向量,都成立,不须附加限制条件,,应该说支持方教师们讨论时并没去查教材,完全是骨子里认识.反对方拿出了教材上的根据进行“据理力争”,教材第76页上建立向量平行(或共线)概念时,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平行,既然“规定”了,就使之成为一个成立的结论!零向量只有与任何向量平行的结论,不应该有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垂直的结论.因为对于向量与向量的垂直教材上没有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垂直,在教材第104页上的探究问题中:“由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你能否得到下面的结论?
设和都是非零向量,则
(1),
…………
持有异议者认为,和都是非零向量,则(1)”,只有和都是非零向量时,才有成立.“真理”的天平似乎向着反对方“倾斜”了,出于无奈支持方也得去在教材上寻找依据来据理力争,人教社B版教材第108页是:“根据向量内积的定义,可以得到两个向量内积的重要性质:
如果是单位向量,则 ;
,且”.
再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必修4的第91页的述说:
“由于零向量的方向是不确定的,为今后方便起见,我们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垂直”.
还看湖南教育出版社必修2教材第106页的内容:
“3.垂直条件:
夹角公式的一个重要的特殊情形是:
我们规定零向量与所有的向量都垂直.这样任意两个向量,(不论它们是否为零向量),都有
(垂直条件)”.
“真理”的天平也似乎又回到了支持方,但反对方还是不服,他们认为:既然人教社A版与其他教材有“出入”,海口市的高中生用的是人教社A版教材,调研试题就以人教社A版的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为依据,因此,命题④应判断为假命题.
笔者作为命题人,通晓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各版教材,据理和名望让反对方接受结果并不难,问题是让反对方口服心也服,并对零向量垂直问题不存疑惑,有必要对处理教材的常识问题,人教社A版教材与其他教材是否有“出入”还是一致的,怎样把据零教学的度等问题作一一思考,这类问题不仅是海口市的数学教师中存在疑惑,而且在全国高中数学教师中存在疑惑的人数也不少.
处理教材的基本常识思考
1.人教社A版教材与其他版本在向量与向量垂直上究竟有没有“出入”
人教社A版教材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究竟有没有“出入”,笔者回答是没有任何的“出入”,只不过在处理教材,人教社A版在处理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垂直问题上留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教师发挥的空间,重点是放在对概念本质的领悟上,回归零向量概念的本质,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是依照课改革精神要求进行的,课改要求淡化概念教学,追求数学概念教学的核心价值,就平面向量这一章的编写思路来看,零向量的概念、向量与向量平行(或共线)的概念是建立的,严格意义上讲,向量与向量垂直的概念是没有建立的,是选择了向量与垂直的非零向量和非零向量的侧面用探究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其他版本的教材为了避免争论,明确在教材中写进了,规定了零向量与任意的向量都垂直.这样任意两个向量,(不论它们是否为零向量),都有(垂直条件).表面上看人教A版与其他版本似乎有很大的“出入”,但从零向量概念的本质上去思考,它们是没有任何“出入”的,都回归到零向量概念的本质——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2.教师处理教材的基本常识
通过上述争论,引发笔者对教师处理教材的基本常识问题的思考,数学教师有必要补充概念的逻辑学知识.概念不仅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且是组成其他思维形式的基本要素.因此,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的逻辑知识,是正确地把握和运用命题、推理、论证等思维形式的必要条件.在讲授概念时,要弄明白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所谓的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的含义.如零向量的概念的内涵是:模为零,方向是任意的;所谓的概念的外延,通常是指概念适应的范围.在建立数学概念时,一定要考虑概念的外延,如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2025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基于Java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6.“小房子”展示会教案(2025秋版).doc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重大风险隐患项描述实践指南(【2025】测评报告新增).docx VIP
- 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整册教案.pdf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doc VIP
- 急性左心衰护理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