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集 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从政治学视角看儒学: “内圣缘何开不出“外王?
——论儒家伦理政治的学理缺陷及其对中国政治
文明进程的负面影响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田广清 -t,J、学敏
“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学特别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这个理论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角度
而言不啻为美仑美奂的学问,实践也表明其确有进步的一面,对此,本人在拙著《和谐论——儒家
文明与当代社会》中谈了较系统的看法。然而,从政治学视角来审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真
正的“内圣”和“外王”都寥寥无几。为何“内圣”开不出大同小康的“旧外王”,特别是开不出科
学民主的“新外王”?它对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对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何警示?
此即本文所力图揭示和回答的问题。
一、两千多年的历史表明, “内圣”并未开出“外王”
严复早就指出,三代以来, “君为圣明”者,仅汉武帝、汉光武、唐太宗数人而已。曾国藩在
《圣哲书像记》中穷搜苦索,将某些思想家也罗致在内,亦不过32人。据历史学家统计,自秦至清,
前后计170个皇帝(同时并立的不在内),不仅达到“内圣外王”这样高标准者没有几个,即使等而
下之,将那些相对而言比较有德行、有作为的君主算在内,也不超过20%,总共统治不过四、五百
年。试看多少帝王,满1:3仁义道德,然而为取得皇位,他们轻诺寡信,出尔反尔,不惜大杀功臣良
将,甚至上演出一幕幕父杀子、子弑父、母鸩子、弟诛兄的丑剧;为维持统治,他们将臣属玩弄于
股掌之上,极尽收买、控制、恐吓之能事,对百姓则千方百计地愚弄、欺骗和镇压;为满足其穷奢
极欲的生活,他们不择手段地贪污受贿,敲骨吸髓,不管人民死活;为满足其淫欲,父可以夺其儿
媳,子可以燕其庶母,践纲常,乱人伦,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官员们由于多是由这样一些皇
帝选拔的,是由那种没有民主法治可言的人事制度产生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是靠裙带关系、请托钻
营、卖官鬻爵上来的,所以他们的德行状况也不比君主好,包拯、海瑞一类清官廉吏寥若晨星,奸
相佞臣贪官污吏却是成千上万。
“内圣”既少, “外王”亦寡。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大抵开明盛世较少。而黑暗末世为
多。”台湾经济学家翁之镛将秦统一中国至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共2171年,按盛世、治世、小休、
衰微、乱世五种类型进行统计,发现“盛世”加“治世”也不过占五分之一,而仅“乱世”则占了
近一半的时间。大陆人13地理学家胡焕庸、张善余从人口增减的角度所得出的结沦与翁氏大体一致。
中国封建政治在几个方面堪称人类之最:第一,战争最频繁。第二,宫廷政变最多,最激烈,且手
..780..
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段最残酷。第三,统治阶级的生活最腐朽。第四,因剥削和压迫,造成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次数最
多,规模最大,对经济文化的破坏最巨。两千多年来,虽然中国社会并非毫无进步,但一直没有发
生根本性的变化和质的飞跃,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政治体制和先进的政治制度,而且其劣性残余对
现代政治仍然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有儒家优良的“修齐治平”理论,为什么中国古代政坛明君贤相清官廉吏
如此之少?为什么国家始终跳不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
期律,总是难以长治久安?为什么面对近现代长达百年的内忧外患,儒学竞无可奈何,在与西方文
化的对垒中一直处于劣势,使我国久于人后,始终摆脱不了贫困落后、被动挨打的耻辱境地?原因
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封建社会一直占据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及其“内圣——外王之道”
的固有学理缺陷,不能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有人可能会说,东亚“四小龙”的崛起难道不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成功楷模吗?回
答是否定的。苏渊雷先生在《历史的顿挫——事变卷》序言中指出: “东亚现代化的历史实践证明,
不是儒学的文化环境兴起和推动了东亚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不是儒学的心性之学开启了科学和民主
的现代化,而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维新变法革命和现代实证科学实试的社会实践,开创了资本
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儒学只是“在这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