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孝慶家族在江西遷徙過程新考*
黃一農**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摘 要
學界對曹雪芹祖籍的爭論一直不曾平息,雖然許多人接受南宋末年知江西隆興府
(今南昌市)的曹孝慶為其先祖,但對孝慶的籍貫及其世系也仍眾說紛紜。有譜牒以孝
慶是宋靈壽曹彬玄孫曹實之子,也有指其是唐豫章曹端禮第十三世後裔應龍之姪孫,而
此兩支曹氏似無直接血緣關係。由於曹彬、曹實、曹應龍與曹孝慶均為史書中可考之人
物,筆者遂透過新出的幾個大型數位資料庫,從多達四十幾億字的文史典籍中,嘗試去
梳理相關人物的生平事跡,並以之做為甄別各曹譜記述正確與否的參校點。發現孝慶絕
不可能是曹實之子,亦不可能是應龍姪孫。亦即,先前以孝慶為曹彬或曹端禮後裔的說
法,均有嚴重缺陷。倒是,筆者在乾隆《湖口縣志》中新發現孝慶乃列在該縣的進士名
錄,並進而考出其家族唐宋時期的移居路徑應是從安徽南陵→江西彭澤→都昌→湖口,
入贛後大致不出鄱陽湖周遭地區,而武陽和進賢等江西曹譜或是因名人效應而攀附孝慶
為其先祖。
關鍵詞:曹學,曹雪芹,曹孝慶,曹彬,曹端禮
* 感謝江西文物考古所陳江研究員、湖口縣志辦潘柏金先生、江西師範大學方志遠教授之協助,以
及兩位匿名評審的寶貴建議。
** 本文作者電子郵件信箱:ylhuang@mx.nthu.edu.tw
清華學報 新41 卷第 4 期(民國 100 年 12 月)第 715~758 頁
716 清 華 學 報
一、前言
先前紅學界對曹雪芹祖籍的認知主要分成「豐潤說」與「遼陽說」兩派,大家
對曹家何支、何代在何時遷至遼東,落腳何地,中間有無定居過河北豐潤等問題,
缺乏共識;惟因各有弱點,以致相互辯難,各持己見。對曹家遠祖的看法,許多人
接受其江西始遷祖乃南宋末年知隆興府(明清屬南昌府,即今南昌市)的曹孝慶,
更有不少人認為孝慶上溯五世即是宋開國名將真定靈壽(今河北石家莊市靈壽縣)
(註 1 )
的曹彬(931-999 )。 2006 年,由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 )《江西豫章曹氏
族譜》的發現,曹學界開始有人主張孝慶是唐代豫章(今南昌市進賢縣)曹端禮之
後。 (註 2 ) 此說除掀起學術論爭外,甚至引發南昌和進賢兩縣相關人士的情緒對
立, (註 3 ) 更導致曹氏的大通譜;在進賢曹的主導下,許多江西、湖南與湖北等地
的曹姓人士,紛紛搜尋舊譜,並以多部民國和清代曹譜為基礎,於 2009 年刊成
《贛鄂湘合修曹氏宗譜》。
筆者於 2010 年春起多次赴進賢、南昌、湖口、都昌、上海、南京、北京、豐
潤等地,盡可能地綜覽相關的碑刻和譜牒(表一),更透過 e-考據的方法, (註4 )
從《中國方志庫》、《中國基本古籍庫》、《漢籍電子文獻》等資料庫中,獲得許
多嶄新的材料與證據,希望能因此解開曹學的某些重要關鍵,並提供中國氏族文化
1. 如見陳維昭,〈“曹雪芹祖籍問題”的閾限及其移步換形〉,《海南大學學報(人社版)》,23.1
(海口:2005 ),頁 77-82 。又,曹彬死後追封濟陽郡王,謚武惠;景祐元年(1034 ),改贈冀
王,旋又因其孫女被立為后而改贈魯王。參見孫逢吉,《職官分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子部類書類229 ,卷31 ,頁31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
(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點校本),卷 115 ,頁3774 。按:古人稱呼某人(第一世)之後代,
乃依子(第二世)、孫(第三世)、曾孫(第四世)、玄孫(第五世)、六世孫、七世孫……等
名稱類推;然在有些文獻中所稱之「四世孫」,則指某人之第六世裔孫,其邏輯是以孫、曾孫、
玄孫為前三世之孫,故玄孫之子就稱作「四世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移动式升降平台安全管理.pptx VIP
- JMP中文版使用指南.pdf VIP
- 供应商供货能力评估方法.docx VIP
- 外研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Unit 4 Everyday Economics Using language教案.docx VIP
- 2025年中国AI智能硬件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docx
- 国开一体化平台04037《人体解剖生理学(本)》章节自测(1-1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思迅专卖店管理系统8特色介绍.ppt VIP
- 培智二年级生活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x VIP
- 小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简单版(二篇).doc VIP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高中英语必备3500词汇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