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卷 第7期 宜春学院学报 Vo1.36.No.7
2014年7月 JournalofYichunCo~ege July.2014
经济学发展脉络及趋势
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益的新视角分析
方万春春龙龙 ,2
(1.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2001;
2.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行知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2601)
摘 要:从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益的新视角分析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沿革,找出了各个思想理
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且得出富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在于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益正相关;然后,
通过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分析验证这个结论;最后,指出经济学发展趋势是对经济和社会组织的
机制设计。
关键词:经济学发展;个人效用 ;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0X (2014)07—0033—04
New InstitutionalEconomicsDevelopmentandDirection:
A New PerspectiveofIndividualutilityAndSocialBenefitAnalysis
FANG Chun—long’
(1.SchoolofManagement,HefeiUnivemityofTechnology,Hefei232001,China;
2.XingzhiManagementSchool,AnhuiFinanceandTradeVocationalCollege,Hefei232601,China)
Abstract:Apaperfrom anewperspectiveofindividualutilityandsocial benefitnaalysisoftheeconomicdevelop—
mentofhtehistoricalevolution,findoutthelogicallinkbetweeneachthoughtandhteory,naditisconcludedthat
efficienteconomicoperationmechnaism ispositivelyrelatedtohte individual utilitynadsocialbenefi~;Then,
htroughnaalyzingourcountryeconomyconstructionpracticeverifythisconclusion;FinaUy,theeconomicsdevel—
opmentdirectionarepointedouL
Keywords:economicsdevelopment;individualutility;social;utility
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 国有企业的利改税、承包制等),最终经过艰苦的
程中产生种种困惑现象 (直观感觉):为什么有 目 探索走向市场体制;为什么中国市场化进程没有按
的、有计划的经济体制是如此低效 ,如农村人民公 西方经济学家主流学派的 “华盛顿共识”的激进
社下的出工不出力,城市工厂生产时工人磨洋工; 式方式,Ix](P145)走双轨制的渐进式改革不仅没有出
为什么看似盲 目无序的市场竞争比有计划有 目的计 现经济崩溃反而取得让世界惊讶的成绩;中国这样
划经济有效率;为什么中国经济改革先从分配制度 的大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其后发优势在
开始 (无论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 慢慢丧失,怎样才能保持未来二十年及长久的稳定
收稿 日期:2014—05—2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 目 (项目编号:2008sk463);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资助项 目 (项 目编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