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碳源对SBR系统生物强化除磷的影响.pdf
第30卷第4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VoL30No.4
Guilin of Nov.20lO
2010年11月 Journalof UniversityTechnology
文章编号:1674—9057(2010)04—0595—04
不同碳源对SBR系统生物强化除磷的影响
罗 阳1,张学洪1,张华1’2,徐建宇1,郭周芳1,韦巧艳1,郑君健1
(1.桂林理工大学a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b.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2.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530004)
摘要:分别对比研究了以乙酸钠、葡萄糖和淀粉为SBR系统碳源时,系统对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及
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以上3种碳源时SBR系统出水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5.7%、
77.7%和62.2%,乙酸钠为生物强化除磷最佳碳源。
关键词:生物强化除磷;乙酸钠;葡萄糖;淀粉;废水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志码:A
生物强化除磷(enhancedbiological 利用,因此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直接影响着系统
phosphorus
removal,EBPR)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改中聚磷菌对总磷的去除率旧J。
进,即在原有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基础上设置一 Randall等H1分别以葡萄糖、乙酸、丙酸、丁
个厌氧段,其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在交 二酸等为碳源,对好氧阶段磷的吸收量和厌氧阶
替厌氧/好氧条件下选择性地富集聚磷菌(PAO)段PHA的合成量以及合成成分之间的联系进行了
以降低水中磷的含量…。在厌氧条件下,PAO细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酸作碳源时,微生物在厌
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分解,溶液中形成大量的溶 氧环境下主要合成PHB,且总磷的去除率最高。
解性磷,并释放出能量;同时,糖原也进行分解 Chen等”1研究了在短期内改变EBPR的碳源类型
提供部分能量,PAO利用这部分能量吸收污水中时,乙酸有利于磷的去除。笔者分别以乙酸钠、
的有机碳源尤其是短链挥发性脂肪酸(如乙酸、 葡萄糖和淀粉为有机碳源,研究不同碳源在SBR
系统中对生物强化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及厌氧释磷
丙酸),同时合成聚羟基烷酸(PHA),作为碳源
和能源储存在生物体内。好氧条件下,微生物体 和好氧吸磷的相关关系,为改善聚磷微生物在生
内的PHA被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PAO利用物强化除磷过程中的生存环境提供依据。
这部分能量吸收远远超过其生理需要的磷,在其
1试验部分
体内合成聚合磷酸盐,同时合成糖原,最后通过
排放剩余污泥达到除磷的目的。在生物强化除磷 1.1装置及仪器
过程中,不同基质对诱发聚磷菌磷的释放程度是 装置:采用有效容积为20L的长方体形有机
cm×180cm×600
不同的,最近的研究发现,聚磷菌在新陈代谢中 玻璃反应器,尺寸为185 cm,
有3种贮存能源的物质:聚磷酸盐(Poly—P)、糖如图1所示。
原质(Glycogen)和聚够一羟基丁酸(PHB),它们主要仪器:精密pH计(pHS一3c,上海雷磁
25,
对生物除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一]。这些物质 仪器厂);UV一2100紫外分光光度计(Lambda
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系统中聚磷菌对有机物的吸收 美国PE公司);精密分析天平(FAl004,上海天平
收稿日期:20IO—08—17
(2010105960814M06)
作者简介:罗 阳(1986一),男,硕士研究生,市政工程专业,wangyingxuan2046@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1,8-二甲氧基-3-(3-氧代丁烯-1-基)-蒽-9,10-二酮的合成.pdf
- 0.3%农抗702水剂防治水稻病原真菌的药效评价.pdf
- 1,2-H(XPhCH2)C60衍生物中取代基团对NMR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pdf
- 1-(2,4-二氯苯基)-1-氨基-4,4-二甲基-2-(1,2,4-三唑-1-基)-3-戊酮(醇)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1-(2-酰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pdf
- 10%色氨酸相对于98%色氨酸的生物学效价研究.pdf
- 11-巯基十一酸-(8-生物素酰胺基-3,6-二氧辛基)酰胺的合成.pdf
- 17α(H)-重排藿烷在塔里木盆地中的指相意义.pdf
- 1818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pdf
- 2-(4-三氟甲基苯基)-4-乙基-呋喃-3-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