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钉棒系统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pdf
·1639·
·骨科基础研究·
改良钉棒系统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
生物力学研究
金伟蔡林胡昊张翼平安松栾夏刚 朱晓彬王冶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钉棒系统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分析其生物力学性质。方
法在8例尸体骨盆标本上造模成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分别行TOS术式固定、骶髂螺钉固定、
改良钉棒系统固定,检测1000N载荷下骨盆刚度、骨折分离移位距离及局部应变改变。结果骨盆
标本骨折模型采用各种不同固定方式,经生物力学测试,改良钉棒系统在载荷1000N下刚度(224.3
-1-18.3)N/mm及骨折分离移位距离(1.98±O.24-)nlnl,明显优于骶髂螺钉固定(169.10±17.60)、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钉棒系统是一种生物力学性能较好的治疗垂直不稳
定型骨盆骨折的新方法。
【关键词】骨盆骨折;垂直不稳定;椎弓根钉棒;生物力学
Biomechanicalresearchoilthe screw totreat unstable
improvedpedicle system vertically pelvic
fracture
JIN耽-cA,Lin,删Hao,ZHANGn,尸_删GA凡一song,L删VXia一肛增,ZHUXiao—bin,
WANG 43007l,China
Ye.‘DepartmentofOrthopedics,ZhongnanHospital.WuhanUniversity,Wuhan
Correspondingauthor:CAILin,Email:lincai3224@yahoo.com.cn
Toevaluatethebiomechanicalof fixation
【Abstract】Objective posteriorpelvic byped-
properties
icle ina
screw In8humancadaver
system.Methods pelvises.biomechanicaltestingdouble.1eg.stance
modelof unstable wasdonematerial machine.Cadaverswereloaded
fracture
venically pelvic by testing
谢th1000Nstress.In fixation screw
cadavers.threemethods.pediclesystem.triangularosteosynthesis
iliosacralscrew.wereassessedforstiffnessand Stiffnessfor
(TOS·)and separationdisplacement.Results
screwandscrew
TOS,pedicle
showed differencebetween screw andiliosacralscrew.but
spectively.ANOVAsignificant pediclesystem
notbetween screw 4-0.3
and Was(1.621)mill
pedicle TOS(P0.05).Separationdisplaceme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响应面法优化连续超临界甲醇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pdf
- 商业化时间-温度指示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pdf
- 喀斯特城市刺槐梓木混交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pdf
-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pdf
- 嗜热采油微生物菌种的开发与应用.pdf
- 嘧霉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性研究.pdf
- 噻吩含氮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行为.pdf
- 四唑啉酮衍生物的除草活性及代谢研究进展.pdf
- 四环素类药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pdf
- 四种原料生物油-酚醛树脂胶粘剂特性研究.pdf
- 改进型垂直流湿地应用于城市半封闭河道治理技术研究.pdf
-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郴州株的生物学与应用研究.pdf
- 新型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新型1,4,5,8-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合成.pdf
- 新型2-甲氧羰基-5-芳甲亚胺基苯磺酰胺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pdf
- 新型2-酰基氰基乙酸类衍生物SYP-10898的研究.pdf
- 新型4-芳氧基吡啶并[3′,2′-4,5]噻吩并[3,2-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pdf
- 新型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制备与荧光性能.pdf
- 新型N-苯甲酰基硝基胍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pdf
- 新型两亲性生物降解聚酯单体的合成及其开环聚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