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址:
偃师商城:偃师商城位于河南偃师县。城址大体呈长方形,除南墙已被洛水冲毁外,余三面城墙基本保存。全城东西宽约1200米,南北现长1700多米,城墙残存高度1—2米,厚约18米。城内有大型建筑基址三座,南部正中一座面积最大,墙内是一座长宽各数十米的宫殿基址。基址前有一条大路通往城南,大路两侧有几座稍小的建筑基址东西对峙。现存三面城墙上已探出7座城门,东西墙各三座,北墙一座。城内有若干条纵横交错的大道。该城北依邙山,南临洛水,西距汉魏洛阳城址10公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处于河洛间的平原上。由地层关系判明,偃师商城相对年代早于二里冈文化,为商代初期建造的。
意义及争论:偃师商城是目前中国早期城址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城址。其重要意义表现在:第一,为解决汤都亳的位置之争提供了新的证据。偃师商城是否为汤都亳虽无定论,但偃师商城的出现有助于解决汤都亳的问题。笫二,偃师商城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料。偃师商城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真正规模的城址,过去在考古中虽曾发现一些年代早于偃师商城的城堡遗址,但严格说来并不是真正的城址。而且偃师商城的形制成为历代遵循的都城建制。第三,偃师商城的发现对于夏文化的探索也起到推动作用。偃师商城早于商代前期的二里冈文化,因而在年代上更接近于夏,与夏的关系更密切,固此对偃师商城的研究可以缩短对夏文化的认识过程。对偃师商城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该城性质的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偃师商城为汤都亳;另一种意见认为此城非汤都亳,是早商时期商王的离宫,郑州城才是商汤都之亳。
郑州商城: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该城的年代经地层关系确定为:始建于二里冈期下层,使用到二里冈期上层。东城夯土层内出土木炭的碳—14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数据为公元前1620年前后。郑州商城平面为长方形,城垣周长6960米。东墙长1700米,南墙长1700米,西墙长1870米,北墙长1690米。墙基最宽处达32米,地面残存最高处为5米。城墙上发现八个大小不同的缺口。建筑方法为夯土分段版筑而成,夯窝密集,十分坚固。主墙体内侧或内外两侧还有夯土结构的护城坡。宫殿区在城内东北部的较高地带,其上分布着大、中型夯土台基建筑遗存。在城墙周围分布有铸铜、制陶作坊遗址和商代小型房址、墓葬、窖穴等。郑州商城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些认识:商代奴隶制已十分巩固。城墙的夯土量绁大,城内还有一些大型宫殿建筑,按当时的生产条件,修建这样大规模的工程,没有大量的奴隶劳动是不可能的。青铜器开始用于艰业生产。在郑州的铸铜作坊遗址出土的2000件陶范中,农具钅矍的范仅次于镞范,可见铸钅矍的数量已相当可观,在农业生产中已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手工业已具一定的规模,其内部分工明确。商品交换关系发展。在郑州白家庄一奴隶主墓中的随葬品有穿孔海贝460多枚,此时贝可能是作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郑州商城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应是受到商品交换关系的刺激所至,相当部分的产品是为了交换进行失产。阶级压迫状况。郑州白家庄发现殉人墓,还随葬有青铜礼器和玉、石、象牙、玛瑙器。墓主显然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奴隶主。在紫荆山北的窖穴中出土不少骨料、骨制品和砺石等,是一处制骨场所;商城内宫殿区一壕沟内发现成堆的人头骨,不少有明显钺痕。这些只能是被杀的战俘或奴隶。
殷墟: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随着甲骨文的出现,以及对甲骨卜辞的考证结果证实河南安阳的殷墟为商代后期的王都遗址。1928年开始进行发掘。
范围和布局:洹河南岸为商代宫殿、宗庙区,在其用围分布着手工业作坊,一般居址和平民墓葬;洹河北岸是王陵区;殷墟外围发现的简陋地面式房基,可能是平民居住区。宫殿、宗庙区已发拙夯士建筑基址53座,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但可确认当时尚未使用砖瓦,墙体应为泥土夯打而成,屋面则以草覆盖。商王陵区已发掘大墓13座,内有大量殉人、人牲和随葬品。有密集的人祭坑。发现手工作坊遗址,有少量经过不同程度加工的玉料、石料及少数雕琢精致的艺术品。在小屯村南发现铸铜遗址,以铸造礼器为主。此外还发现了制骨作坊。西周的建筑:
陕西周原建筑基址:位于陕西岐山凤雏村。大型宫室基址即凤雏甲组宫室基址。大型房屋基址南北向,以影背、前院、门道、门房、中院、前堂、过廊、小院、后室居中,东西两边配置回廊、厢房。主室突出,左右对称,排列整齐。整个建筑的东西北三面都有台檐,地面全部采用三合土涂抹。凤雏甲组宫殿的建筑程序是:夯筑整座台基、挖去院子和门道的夯土、切齐台基、院子的四边、依次完成开沟排水、挖洞立柱、筑墙建屋。凤雏宫的瓦为泥条盘筑,是最早发现的中国瓦。在周原风雏宫殿基址东南旧扶风召陈发现了另一个大的建筑群,或分布于南北中轴线,或东西两侧对应。
西周的建筑方法与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