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坡遗址保护现状看史前土遗址保护工作.pdfVIP

从半坡遗址保护现状看史前土遗址保护工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从半坡遗址的保护现状看史前土遗址的保护工作罐’ 王志俊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1954—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五次科学发掘, 揭露面积一万平方米(占遗址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获得了大量珍贵的陶、石、骨质生产工具,生 活用具和文化艺术品,还清理了数百座半坡人建造的房屋、窖穴、陶窑、围淘、墓葬等遗迹。由于 该遗址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于1958年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1961年 半坡遗址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馆四十四年来,半坡博物馆在上级文物部门的关怀和领导下得到了较大发展.成为具有一定 的科研能力,完整的陈列体系。灵活多样的宣教手段。规范的文保制度的遗址性博物馆。现在半坡 博物馆馆藏史前文物位居全国前列.建馆至今共吸引了近两干五百万中外观众来此参观游览,在国 内已有相当的知名度。但是,半坡遗址(此处及后文所指遗址均指大厅内保护并对外开放的遗址部 分)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土质风化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 一、 遗址保护工作回顾 为了有效地保护半坡遗址,我们在上级文物部门上的领导下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些工 作主要有: 1、测定了遗址温湿度变化的部分数据,测定了遗址区域的飘尘量及飘尘所含成份的数据.调 查了遗址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井对遗址的风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先后撰写和发表了 《关于半坡遗址环境评价的调查材料》、《半坡遗址风化浅析》、《半坡遗址初步保护方案》、《西安半 坡遗址的风化因素与对策》等论文和报告。 2、1963年由省科委、省文化局主持召集陕西省化学、地质、地理、生物、土壤、水保、建筑 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考查、论证、研究半坡遗址的保护问题;1989年陕西省文物局将半坡遗址保护 问题列入与法国巴比利亚州合作进行的“土遗址保护研究”项目中。 3、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先后进行过五次遗址保护试验工作。 ①、1959年由西北大学刘致和教授采用有机硅(水玻璃)溶液对半坡遗址部分遗迹做了渗透 性加匿保护处理,渗透深度O.5—1.5厘米。经多年观察这种加固方法对地表水不易浸润的遗迹保 护效果较好,反之则效果较差。但得到保护的遗迹因保护时机选取的不恰当,当遗迹水分全部蒸发 后.施溶液部分形成0.5一1.5厘米厚的硬盖,与遗迹本体脱离,形成1—2厘米厚的空层。吸取此 次教训,尔后的试验不能在遗迹上直接作试验,试验只能在房屋残块、聚落踩踏地面或挖掘后留下 的探方隔梁上进行。 ②、1986年由陕西省化学研究所用sx—l号材料在遗址中非重要遗迹残块上作保护试验,经 一年多观察此材料未达到预期的保护目的。 ③、1994年5月由甘肃敦煌文保所所长李最雄博士采用Px材料在遗址两处地层剖面上作保护 试验,经两年观察效果也不理想。 ④,】996年到2000年,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根据测试的半坡±遗址土质强度及性能初选硅 酸乙酮、丙烯酸树脂,长链烷基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等作为加固剂,经几年试验以硅酸乙酯稍有 .206· 中国文彤J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效果,但要慎重地继续作加固试验并取得多方专家鉴定认可方能渐进性地扩大保护试验面积。 ⑤.1999年至2000年陕西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李玉虎选择了作为加固剂,在半坡土遗址考 古挖掘地层剖面和遗迹残块上进行了保护试验。结果未达到预想效果。 二、土遗址现状 1957年在已发掘10000 mt中选取遗迹丰富的2600m|遗址上建立临时大厅,进引保护并对外开 放,开放44年来遗址的环境和现状有很大变化,兹分述如下: (一)、遗址的环境 1、工业环境:半坡遗址自1953年以后发掘井建立博物馆以后,先后在遗址周围建起了灞桥热 电厂、西北第一印染厂、西北国棉三、四、五、六厂,西安电力机械厂、西安沪河化工厂、西安灞 桥区煤炭店、货物等数十个国营、集体、人个的工业、企业,其工业废气、废水、废物排放置甚大, 就我们掌握的飘尘资料,椐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提供的1983年对半坡博物馆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降 地区,这些飘尘中含有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气、硫化氢等酸性物质,这些物质降落在保护大厅 内的遗迹上,对遗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破坏。 2、交通环境 遗址东20M有纺织城货运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