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磷腈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pdf
聚磷腈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1
王洪霞,高长有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杭州(310027 )
E-mail: cygao@
摘要:聚磷腈是一类新型的有机金属聚合物,降解产物通常为无毒副作用的磷酸盐、氨和相
应的侧基。改变侧基的组成和结构可有效调节聚合物的降解速率,因此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聚磷腈在药物释放、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关键词:聚磷腈,生物医用,药物释放,组织工程
中图分类号:O633
生物医用材料通常是指直接与生理系统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能对细胞、组织和器官
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和诱导再生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1] 。按照材料的
组成和性质,生物医用材料包括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
料和生物医用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医用衍生材料[2] 。其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物化性能与金
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相比与人体组织更接近,因此是近年来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作
为生物材料的聚合物应当至少具备以下特点:(1)生物功能性,即有特定的使用场合与目
的;(2 )良好生物相容性,即必须与生理系统融洽相处;(3 )适当的降解速率,降解产物
[3]
无毒或低毒,且能够被正常代谢出体外 。
聚磷腈(polyphosphazenes )材料能够较好地满足这几方面要求。其主链由磷和氮原子
交替组成,属有机金属聚合物。通常是采用六氯环三磷腈开环聚合形成一个活泼的中间体聚
二氯磷腈,然后与含胺基、烷氧基、羟基的化合物进行置换反应,得到稳定的高分子量聚合
物。材料的性能随着取代基的不同会表现出广泛的差异性[4] 。用作生物医用材料是近二十年
来聚磷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材料的最终用途来分,主要包括药物控制释放载体和组织
工程材料。
1.药物控制释放载体
可生物降解聚磷腈的降解研究清楚地表明,通过改变取代基团可充分调节聚磷腈的降解
速率,且多数聚磷腈的降解产物是无毒的。因此聚磷腈可作为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控制释放
的载体。
1.1 聚磷腈前药
聚磷腈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比其他药物载体理想。首先,聚磷腈的前体聚二氯磷腈
具有高度的反应活性,允许广泛的具有药物活性的取代基接入。其次,这种载体的生物降解
[3]
速率可以通过改变取代基种类来控制 。
Allcock[5-6]小组较早致力于聚磷腈作为药物控制释放载体的研究。他们最初直接把生物
活性药物接在聚磷腈骨架上再通过水解释放出来。利用甾体药物的羟基钠盐将药物如脱氧雌
激素酮、雌激素酮等键合在聚磷腈的骨架上,通过芳氧基将甾体药物和磷相连会得到水解稳
定的聚磷腈前药。反之,采用烷氧基键接会得到易水解的聚合物前药。类似的,将局部麻醉
剂如普鲁卡因、苯唑卡因、p-氨基安息香酸丁酯等通过直接氨解键合在聚磷腈骨架上。体外
[7]
释放实验表明,普鲁卡因取代度高的聚磷腈在pH=7缓冲液中的水解较为缓慢 。
Grolleman[8]等开发了一种由65 %-90 %甘氨酸乙酯和10%-35 %的间隔基混合取代的聚
1本课题得到 973 项目(No. 2005CB623902 )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No)项目的资助。
- 1 -
磷腈,并通过间隔基键合消炎药如萘普生等。降解动力学和萘普生的释放研究表明,药物从
[7]
系统中的释放接近于零级释放,这说明间隔基的存在有助于药物的控制释放 。
Schacht[9]等将具有抗癌活性的抗生素丝裂霉素C (Mitomycin C, MMC )引入聚磷腈侧链,
同样以一些位阻较小的分子作为共聚单元,例如甘氨酸乙酯和甘氨酸苯酯等,药物释放速率
通过缓冲溶液中MM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守恒定律(一).ppt VIP
- 黄精趁鲜切制技术规程.docx VIP
- 基于SpringBoot的医院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基于java web的酒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 VIP
-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 苍术》DB14T 3309-2025.pdf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英语单词表 (2025).pdf VIP
- 外墙修缮工程措施方案(3篇).docx VIP
-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