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因此,职业教育把教学、求知和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 ——温家宝总理 2007年9月7日在大连轻工业学校调研时寄语职业教育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飞速发展的旅游业呈现出新的业态特点。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和六大要素组成的大旅游产业也呈现出与国际接轨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一)国内外旅游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国外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要具有合适的技能、较好的教育背景、较强的能力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具体而言,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持续更新的职业技能(包括新流程和新技能的应用),足够的行业经验,能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和多样性文化服务,还要精通母语以外的多门语言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忠诚度、个人魅力、积极的心态、职业礼仪、领导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身体素质是旅游从业员工的必备素质。 在职业素养方面,旅游企业需要大量具有生活和工作热情、吃苦耐劳和艰苦创业的品质、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大处着眼小事入手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企业忠诚的一线员工。 在个人素养方面,旅游企业更关注员工性格特质所表现出来的高情商特征,如较强的社交能力、外向开朗、对事业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丰富但不逾规等。 同时,要能甘于在旅游企业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并能不断自我增值,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高素质的适应性人才。 我国旅游行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 缺乏职业意识,包括服务意识、服从意识、规范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等; 职业能力不够,如操作技能、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等不够; 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虽不少但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缺少人本意识 。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具体表现在主动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淡薄,很多毕业生在岗位中面临具体的业务时就经常显得手足无措。 理论和实际的差距,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旅游专业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较低、流失率较高。 (二)传统旅游人才培养的误区 截止到2008年,全国共有旅游院校1775所,在校学生为84.46万人。其中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810所,在校生44.0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65所,在校学生40.46万人 。 旅游院校办学积极性高涨,整体规模快速扩张,具有一定的培养数量 。 坚持“理论先导,点上试验、面上推广”的项目课程实施原则,缜密计划,系统地制定项目课程实施的方案。 学生项目课程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确定主题,以现代城市餐饮市场为依托,学生项目课程小组自行策划、设计并完成一个“主题餐厅”经营规划书。 ? 我国的职业教育多年来一脉相承了普教学科体系,培养的学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新一代应用型人才应着力进行三个能力的培养。 顾客为什么离去? ?学校与课堂应营造企业、工厂、车间(酒店、旅行社、景区等)的环境和氛围,培育和养成学生的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工作习惯、敬业精神、待客礼仪、健康心身以及勇敢面对挫折磨难、积极进取精神等。 我们必须秉持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严格的治学,怀着对学识的敬仰来实践视作为颠覆性的、原创性的课程体系的重构工程。 ?课程改革、专业体系重建无疑丰富了学校的内涵建设,重建的过程是提高发展的过程,重建的成果则体现了学校一次实质性的提升。但是在课程改革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探讨之处。 实践课程改革,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课程改革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项目课程成果不仅使学校开发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新颖理念的课程体系,实践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及一批专业课程标准,还带来了教师和学生精神面貌的根本性改变,。 项目课程推翻的是我们自己的过去,否定的是我们过去的自己,创造的是全新的未来,探索的是从未有过的尝试。 项目课程的开发触及课程体系框架内的构件砖瓦,是基础性、本体性、最具实用价值的,也是此次课题研究中极具创新性的内容 。 教学主体的转移,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多年来学校、教师一直的追求和努力,但是成效甚微。 然而,项目课程教学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承担任务,课内积极参与,课外想方设法研究课题、完成任务。 没有经费的投入,课改是不可能的! 没有领导的支持保障,课改是艰难的; 没有专家的过程指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