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
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选择题占140分,综合题占160分,而地理试题中综合题()56分。综合题多从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和社会实践问题选择切入点创设情境,测试学生综合运用地理主干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解综合题不得要领、费时费力,常常感到无从下笔,解答的完整性、准确性较低,得分率也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原理与规律的掌握水平不尽人意;另一方面是因为不能有效地将试题情境与教材中的原理、规律建立联系,不能以地理原理和规律为指导针对性地分析综合题。因此,提高分析综合题的技能,提高解题技巧是提高考试成绩最后的关键。
一、综合题的命题特点。
1、主流试题。
2、渗透自主学习的试题。
3、体现教育价值观的试题。
“新材料、新情景”为载体,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并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观。
4、综合题命题的分类。
(1)。
(2)。
(3)。
(4)(5)。
(6)。
。
()。
①感知情境,明确核心。
。
。
。
()。
1、。
。
。
。
2、。
。
。
。
3、。
()。
1、。
2、。
3、。
()1、。
。
③以地理事物的成因、分布和特征为中心展开联想,联系与其相关的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进行知识迁移,解决试题问题。
2、()。
②密切联系社会热点。此类试题是以地理的理论为指导,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而设计的。因此解题时问题的分析必须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而问题的解决必须以社会现实为背景。
③特别注意试题的设问,试题中的许多设问起着铺路搭桥、穿针引线的作用。解题时应借助设问,沿着设问的线索进行分析解答。
④要学会借用原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句回答问题,使解答更加精炼、准确和规范。
()。
1、。
明确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哪些是关键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
材料是新情境、新问题,然而它必然是教材内容的“折射”。要充分利用试题的“设问”,以设线索,联系原理、规律,联系教材中和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发现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3、。
特别是简答题,务必要照问题的逻辑,层次分明地回答,尽可能地使用地理原理、规律中的科学术语,使回答简明扼要。
()。
1、。
2、。
拓展到与其相关联的地理要素和现象,在新情境中解决相关联的新问题。
。
。
2、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
描述 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简述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说出 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阐述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
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例析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 意义 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 影响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措施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判断 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变化 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 关系 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 结构 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3、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4、仔细“筛选”。
虽然材料分析题提供的情景是联系社会实际的问题情景,对学生而言是新情景和新问题,然而它必然是教材内容的“折射”。以教材的原理、规律和模式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材料,进行横向的延伸与纵向的深入拓展,以求触类旁通。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5、判断“采分点”,确定答题基本框架。
(1)每个简答题,往往包含着若干个采分点,要紧扣采分点答题,首先要明确试题的采分点有几个,是关于哪些方面的。了解主要采分点,就可以掌握答题的基本思路。
①根据分值和答题卡的预留的空间判断有几个采分点。
很多考生之所以没有得到高分,常常是因为答题漏点。明智的做法是,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可以基本确定简答题的采分点应该有几个,再看答题卡的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