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ppt
一、概 述 是卵巢在过度性激素刺激下,引起卵巢形态改 变及产生过多的卵巢激素而致的一种综合性病症 ,是辅助生殖技术的一种并发症,与超排卵有关 总体发生率约为20%,中、重度约1~10% 妊娠周期>非妊娠周期 OHSS病人中妊娠比例高于非OHSS病人 治疗周期血E2高 卵泡发育数目>30个(尤以不成熟及中等大小的卵泡为主)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年龄35岁 用HCG支持黄体功能 妊娠后 有过敏病史 5、病理生理 1、毛细血管通透性 体液大量外渗 血液高凝状态 水肿、腹水、胸水 血液浓缩 低血容量(休克) 肾灌流量减少 尿少、无尿,电解质紊乱 2、卵巢增大,血E2水平增高 轻度: 一般发生于注HCG后7~10天 下腹不适,轻度腹胀痛,胃纳差 B超测卵巢直径≤5cm 血E2≥1500ng/L 中度: 明显下腹胀痛,恶心、呕吐或伴腹泻,腹围增大,体重增加≥ 3kg; 明显腹水,少量胸水; 双侧卵巢明显增大,直径达5~10cm; 血E2水平≥3000ng/L; 重度: 腹胀痛加剧,腹水明显增加,可致呼吸困难,不能不卧; 大量胸水、腹水致心肺功能障碍、血液浓缩、急性肾衰等; 体重增加≥ 4.5kg; 卵巢直径≥12cm; 轻度: 注意休息,高蛋白饮食 严密观察——体重、腹围,记录出入量 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增大的卵巢发生扭转和囊内出血 必要时对症治疗 指导患者自我监护 中度以上: 停用任何促性腺激素 严密观察体重、腹围、24小时出入量及各器官功能状态、血液、电解质 纠正低血容量(应用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腹压增加,胸水腹水明显可穿刺引流 注意预防卵巢破裂/蒂扭转 必要时终止妊娠(治疗性人工流产) 二、OHSS病人的护理 总 结 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严格遵守先扩容后利尿原则,先以白蛋白或血浆纠正腹水等可能造成的低蛋白血症,然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万汶纠正低血容量症状,在此基础上再用利尿剂增加尿量。由于OHSS的一系列病理生理中,主要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使体液滁留于第三间腔, 导致循环血量降低, 尿量减少, 如不先给予扩容,直接使用利尿剂利尿,使得血液浓缩、 电解质紊乱、 并发低血容性休克,使病情恶化。扩容和使用利尿药后应注意观察尿量、 水肿、 腹围、 体重变化并做好记录。 The End 1、定义: 2、OHSS发生率 3、高危因素 4、发病机理 6、分度及临床表现 7、处理要点 1、病例 冯惠珍,女,29岁,结婚5年未避孕不孕,经B超及查血性激素水平,诊断原发不孕、 PCOS、单侧输卵管堵塞。 PCOS未曾在何贤医院治疗(克罗米芬促排卵6疗程),半月前外院予普丽康促排卵,3天前取卵36个后出现下腹胀痛,因腹胀加剧,伴有恶心、气促、少尿来本院,拟“原发不孕、 OHSS”收入院 入院查体:T: 37℃ P:60次/分,R:22次/分,BP:118/78mmHg,神清,自主体位,HR60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清,腹软,腹围90cm,全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浮肿(-) 入院后予扩容、输白蛋白等对症处理,监测体重、腹围,记24小时出入量。血液生化、血常规、凝血系列(略) 潜在并发症: 低血容量休克、电解质紊乱、卵巢蒂扭转/破裂、下肢血栓 舒适改变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焦虑 1、护理问题/医护合作性问题 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 患者因腹水、 腹胀而不愿进食,此时应鼓励病人多食 高蛋白及富含高维生素的饮食, 如牛奶、 鸡蛋、 鱼、 瘦肉、 豆制品及蔬菜等, 以改善低蛋白情况, 促进腹 水吸收,同时每餐调节花样, 中间加食水果和鲜果汁,增 加食欲;钠盐摄入限制在每日摄盐量 500~ 800mg,以减 轻水肿 2、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病情 2、护理措施 。 一方面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心理压力, 一方面还要忍受疾病所造成的肉体痛苦,病人表现为焦虑、 恐惧、 甚至绝望 预防并发症: (1)低血容量休克、电解质紊乱: 遵医嘱补充血容量(按晶体、胶体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控制 输液速度与量) 严密监测病情:自觉症状、生命体征、体重、腹围、24小时出入量 配合做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