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桑德尔及其他.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应桑德尔及其他.doc

回应桑德尔及其他 A Response to Michael Sandel And Other Matters 李泽厚 目 录 Ⅰ 理性与情理 从头讲起 什么是哲学 中国哲学 情 欲 钱 Ⅱ 个体主义与关系主义 正义何来 总览表 功利主义 自由主义 反自由主义 物质刺激 历史与道德的张力 荀子 情感和谐高于理性正义 为时过早 Ⅲ 从Kant谈人性与善恶 人是目的 普遍立法 自由意志 伦理与道德 四个箭头 人性情感 孟荀统一于孔子 不能倒过来 善恶观念 蔡元培的话 至善 三字经与公民课 价值中立 权利优先于善 内圣外王之道 孔夫子加Kant Ⅳ 馀论 儒教 孔颜乐处 新的解说 全文结语 Ⅰ 理性与情理 问:你知道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吧? 答:知道。九十年代我读过一批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的书,也包括他的《民主的不满》等。 问:对社群主义你如何看? 答:《己卯五说》(1999)特别是《历史本体论》(2002)中有所评论,已十多年了。迄今看法没有改变。简而言之,认为社群主义是具有长久自由主义传统的发达国家的产物,有参考借鉴价值,但直接搬用,危险甚大。 问:Sandel近来很红,在欧洲、日本、中国到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学术世界的超级明星。你愿意以你的伦理学如“两德论”回应一下他的观点和问题否? 答:可以。我不久前读了他的《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2010平装本)和《What Money Can’t Buy: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2013平装本)。他在这两书中,突出美国等(也包括中国)由市场经济(他赞成)走向“市场社会”(他反对),即一切均可买卖,已无道德可言,对此深表忧虑。他举了很多事例。中国还没到这一步,但已开始了,所以值得注意。当然,中国问题更复杂,市场还不够发达,正因为此,可以未雨绸缪,这也就是我要提出“两德论”的原因。 问:《Justice》是世界畅销书。你印象如何? 答:我欣赏它彻底避开了学院语言,深入浅出地触及要害,虽然在理论上并无原创。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Sandel是根据两百多年美国历史和现状,举例论证他的观点,中美在这两方面差异都很大,我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逐一讨论他那许多例证和问题,而只就他的基本观点从中国历史和现状作些回应。同时要说明,这不是学术论著,只是一个挂一漏万的粗略对谈。 从头讲起 问:你刚才提到“两德论”,你还提出“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历史在悲剧中前行”、“和谐高于正义”等等,与他的问题相关吗? 答:相关。这些基本观点可以回应他所尖锐提出“市场与道德”问题。但还得以我为主,从头即从中国传统的“情本体”等命题讲起。“正义”主要是“理”,而“和谐”是“情理”。拙著《论语今读》前言中说,“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是“情理结构”。《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一书又强调以 “行动(‘天行健’)—生命—情理—一个世界”与“逻辑—理性—语言—两个世界”来作为中西哲学、思想的根本性差异,认为“情理”而非“理性”是中国伦理学与包括Sandel在内讲“正义”的西方伦理学的重要区分的哲学基础,也是今天谈论“市场与道德”问题的一个要害。 问:你不是一直强调“理性”吗?并多次提过Aristotle“人是理性的动物”的“定义”,但又强调“理性”不同于“情理”。 答:“情”与“欲”相联,“欲”属于动物本能,Aristotle突出了人区别于动物本能的理性。但人又仍然是动物,不是神灵,不能摆脱欲望,所以就有这个“情理结构”的问题。Aristotle和许多西方哲学家如Hume也对人的欲望和情感作过各种细致区分和大量的经验描述,但未在根本上进行讨论。与此不同,中国原典儒学一开头便重视这个问题,并以之为出发点。 问:但你也说过,汉代便讲“性善情恶”,宋明理学更是“存天理,灭人欲”,贬低情感的地位。 答:所以我说要回归原典儒学,承继“道始于情”、“礼生于情”而提出“儒学四期”和“情本体”。 问:看来,在讨论Sandel之前,先得谈谈“理性”“情理”这些问题。例如,什么是“理性”,它从何而来? 答:这样一来便要扯得很远,的确是从头说起,而且又得老重复自己了。以前我便多次说过,“理性”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