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2 2.1 海洋概述 海岸与海底地形》PPT课件.pptVIP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2 2.1 海洋概述 海岸与海底地形》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2 2.1 海洋概述 海岸与海底地形》PPT课件.ppt

一、不同类型的海岸 二、海底地形及其形成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分成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类型。 三、四大洋的自然地理特征 (2012·福建高考)“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半岛南部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本题主要考查海岸类型、发展滨海旅游业的条件和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第(1)题,图示半岛为朝鲜半岛,其南部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为基岩海岸,基岩海岸常有突出的海岬,在海岬之间,形成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绝,海岸线十分曲折。 该海岸发展海滨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岛屿、地貌景观、海滩、阳光、生物、气候等方面来回答。 第(2)题,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生态破坏和全球变暖等方面。 答案:(1)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众多的海蚀地貌景观;海域水浅,光照充足,水生生物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2)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等。 (2009·上海高考)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3)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1)题,图示板块边界为高大的褶皱山脉,且两侧板块位置大致相当,据此可以确定为两个大陆板块相撞而形成的。第(2)题,B、D两项的地貌单元是由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第(3)题,①②两项物质运动和变化规律属于水文、海洋领域,而板块构造学说是关于全球岩石圈的构造理论,可以解释地震、矿产、地热、火山等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答案:(1)A (2)C (3)C 热点考向聚集 随堂达标反馈 知识要点解读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RJ版) 选修二 海洋地理 第一节 海洋概述 海岸与海底地形 选修部分 1.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运用图表,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海洋资源、海洋能、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特点、方式及意义。 4.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掌握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对策。 网络构建 考纲要求 滩涂养殖 海岸线平直 淤泥 平原河流携带颗粒较细物质的作用 淤泥质海岸 海滨浴场 向海洋缓慢倾斜 砾石和沙子 河流的作用和海水的冲刷与搬运作用 砂质海岸 天然良港、港湾旅游 岬湾相间,海岸曲折 坚硬的岩石 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经海浪的侵蚀和岩石崩塌作用形成 基岩海岸 利用方式 地貌特点 主要组成物质 形成原因 海岸类型 保护海岸、避风良港 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 生物堆积作用 珊瑚礁海岸 抵御风浪、保护海岸 低洼,植物与泥沼相结合 红树林植物与泥沼 红树林海岸 生物海岸 利用方式 地貌特点 主要组成物质 形成原因 海岸类型 大洋中心 海沟与洋中脊之间 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 大陆与洋盆的过渡地带,分布于大陆坡 的前缘 大陆架向外延伸 的部分 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 位置 洋中脊 洋盆 海沟 岛弧 大陆坡 大陆架 海底地形 图示 海底扩张说 板块构造说 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 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 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 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 成因 中轴为裂谷,其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 深度大,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 深度大 弧形分布 坡度大 深度浅,坡度缓,光照、营养物质和海洋生物丰富 特点 4 000 m~6 000 m 200 m~4 000 m 200 m以内 水深 岸线曲折 南部平直,北部曲折 南部平直,北部曲折 东部平直,西部曲折 海岸 陆地包围近半封闭 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略呈“S”状 近于椭圆形 轮廓 1 310万 km2 7 491.7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