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乙烷与CO:反应制乙烯热力学及其催化剂烧炭研究
贾继飞徐龙伢刘金香
林励吾王清遐刘伟成杨力王德宝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
采用催化裂化干气、油田气及轻油裂解气中所含稀乙烷等制乙烯技术是生产乙烯的新途径。本
文提出CO。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新反应过程,深入研究了催化剂表面乙烷与CO:反应的热力
学。同时利用热重技术对该反应积炭催化剂的烧炭行为进行了考察,获得烧炭动力学的参数,为催
化剂再生和催化剂配方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1 乙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主要过程及其热力学
CO。与乙烷反应包括的主要过程:乙烷与CO。重整制合成气、乙烷裂解脱氢、逆水煤气转换反
应、乙烷裂解结焦和焦炭临氢或临氧反应等。实际催化剂表面乙烷与CO。反应十分复杂,反应产物
分布不可能完全按上述某个具体反应式计量,也不可能是上述几个反应完全偶合,从而影响了反应
物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通过对乙烷与CO:反应过程中几个主要反应的热力学计算分析(图略),
表明了乙烷与CO:反应过程中各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为CO。氧化乙烷高选择性制
乙烯反应过程开发及催化剂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热力学数据表明,乙烷裂解脱氢制乙烯反应,需在800‘C以上才能达到70%的乙烷热力学转
化率。但若采用催化手段、利用CO:氧化,通过反应一反应偶合效应,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亦可达到
较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
由表1可知,水煤气转换及共逆反应也受到热力学平衡限制,只有在较高反应温度(780℃)才
能保持高CO。加氢转化率;但如果将该反应与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进行偶合,使乙烷脱氢反应平
衡向右移动,可使乙烷脱氢反应的转化率接近、甚至超过热力学平衡转化率。
表1逆水煤气转换反应平衡常数 表2结焦与CO,反应的平衡常数
与乙烯裂解脱氢比较,CO。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热力学平衡转化率显著增加,720℃时
乙烷脱氢平衡转化率达70
oA:可见,采用催化手段将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与CO:加氢反应偶合,
是提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的有效手段。
由表2可知,COt与积炭反应生成CO,具有很高转化率。当反应温度大于700℃,反应体系中
适量的COt可使催化剂表面积炭转化为CO,从而延长了催化剂寿命。
此外,C02与乙烷重整生成合成气是热力学上十分有利的反应。在550‘C,乙烷可全部与COz
·242·
重整转化为合成气。所以提高乙烷脱氢生成乙烯的选择性,关键在于催化剂开发。所选择的催化剂
必须有利于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CO:加氢转化为CO和水的反应和CO。与催化剂表面积炭生成
CO的反应,同时抑制CO:与乙烷重整生成合成气的反应。
我们开发出CO:氧化乙烷脱氢高选择性制乙烯的M/Si一2系列催化剂。分析M/si一2系列催
化剂的乙烷与CO。反应产物分布,根据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物料平衡,总结出如下化学反应平衡计
量式:
16CzH6+9C02爿14C2H‘+12CO+6HzO+12H2+CH‘
致。
2反应后催化剂于空气下的烧炭行为及烧炭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表3俄化剂烧炭TC测定结果及烧炭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总结了不同反应时间的催化剂于空气下的烧炭TG曲线(图略)及测定结果(表3)。可以看出:
所有催化剂的烧炭TG曲线上除有一个表面吸附水失重段外,均为催化剂的积炭燃烧。催化剂在
h)的含碳量随着催化剂中钾含量增加而减少。催化剂烧炭的起始温度及含碳量
相同反应时间(Z0
因反应时间而异。对于K.M/Si.2(I)催化剂,其含碳量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多;其起始烧炭温度
亦随反应时问增加而升高,这可能是由于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石墨化碳含量增加所致;即使是反应
60
入有效地抑制了催化剂的积炭。
烧炭动力学参数计算采用Broid法,反应级数由尝试法得到,结果及总结见表3。可以看出:活
性组分只有M时,其烧炭活化能最高。当向催化剂体系引入K时,其烧炭活化能随着K含量增加
而逐渐下降。同时对K—M/Si一2(1)催化荆不同积炭时间的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延长,烧炭活
化能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石墨化碳增加所致。这与前面得出的结论是一致
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郑州某地S频段电磁环境测试探究.pdf
-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关系的研究.pdf
- 盐泥对活性染料废水脱色处理地研究.pdf
- 羊膜上皮程序性细胞亡超微结构研究.pdf
- 乙烯共聚物EDAM低温FTIR研究.pdf
- 椎间盘髓核保护性治疗研究.pdf
- 准一维电荷密度波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研究.pdf
- 仲丁醇在Cu-ZnO-Cr-%2c2-O-%2c3-%2fSiO-%2c2-催化剂上脱氢研究.pdf
- 用CdZnTe作为衬底HgCdTe分子束外延研究.pdf
- 用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蔬果磷和其类似物的研究.pdf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最近下载
- 第1节 先秦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选必融合).docx VIP
-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材料选择及操作方法专家共识.pdf VIP
- 公共服务精准化-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GB50050-201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设计规范.docx VIP
- 《生殖道HPV感染》课件.ppt VIP
- 《2014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doc VIP
- 数据智能研究报告(2025年)-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pdf VIP
- 机器视觉技术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城市公共服务均衡性-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正式版)D-L∕T 819-2019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