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较单一的农区,应开展通过卫星遥测的“精确栽培”诊断研究。
总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创业,中国的作物栽培利·学已经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培养了一支
具有开拓创业精神的科技队伍,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中国的
栽培科技工作者将以饱满的热情奔向21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傅廷栋 杨光圣 马朝芝 涂金星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我国油菜栽培面积约600万公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菜生产国·而积和总产约占世界1/3。从
栽培面积来说.油菜是继稻、麦、玉米,大豆之后.为我国的第五大作物。油菜油占我国食用油55%以上.是我
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50微
国际油菜品种面j临着两大改革:~是商芥酸(芥酸含量40%~50%),高硫苷(硫苷总量为100~1
摩尔/克)品种改革为低芥酸(芥酸含量低于1%。油的品质好)、低硫代葡萄糖苷.简称低硫苷(硫苷总量低于
30微摩尔/克,菜饼可作饲料)品种;二是常规品种改革为杂交种。目前,把两个改革结合起来,选育低芥酸、
低硫苷(双低)的杂交油菜品种,是国内外主要的育种方向。
一、历史的回顾
与别的大田作物相比,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有其特点:①杂种优势强,增产效果显著。国内外研究证明,优
984~1986)区
良的油菜杂种组合,一般可增产20%~30%,甚至更高。杂种油菜“秦油2号”在陕西省三年(1
域试验中.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27.4%(20.3%~29.4%)。②杂种制种技术易于掌握,制种产量高而稳定。
由于油菜花期长(约30天),花龄长(3~5天).花器外露,有利于父、母本花期相遇和传粉结实;也由于油莱
是无限花序,分枝性强,不但可通过分期播种.而且可通过摘苔等措施,有效地凋整父、母本花期。因此,一般
制种地每公顷产杂种都在600~750千克之间。③繁殖系数高,种子成本低。1公顷制种地按生产750千克杂
种计算,能供200(直播)~500公顷(育苗移栽)大田用种.每公顷大田种子成本约45元(移栽)~120元(直
播)。因此.推广杂交油菜、投资少、效益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这些原因,近20年来,各国学者都十分重视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第六届国际油菜会议(1983,
巴黎)、第七届国际油菜会议(1987,波兰)和上海国际油菜科学讨论会(1990)都对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进行了
专题讨论,并认为选育杂种油菜,是当前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
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从4()年代开始就有比较系统的资料,回顾50多年的历史,大致上可分为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0~1970)。孙逢吉测定了油菜杂种的产量优势,l960年Olsson报道了甘蓝型油菜自交不
968年
亲和系的研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1973)于1965年发现白菜型油菜“三天A”和“87A”雄性不育,l
Ogura发现萝h细胞质雄性不育,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这一阶段主要进行杂种优势的测定,可能利用
途径的探索,可以说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阶段。
C1TIS),J
年傅廷栋发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980年牵殿荣发现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一批细胞质雄
性不育杂种、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杂种、自交不亲和系杂种和化学杀雄杂种开始试种、示范。可以说这一阶段是
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准备阶段。
40
J、AC
第三阶段“985现在)。秦油2号(陕西农垦科教中心)、Hyola40和Hyola Armuda(加拿大)、
Synergy(法国)、华杂3号(华中农业大学),蓉油3号(成都第二农业科学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