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拮抗试验的杏鲍菇菌株分类研究.pdf
肩药闸萄Edibleandmedicinalmushrooms2015,23(1):33~36
基于拮抗试验的杏鲍菇菌株分类研究
刘盛荣 张维瑞 柯斌榕 刘新锐 吴小平
(1.宁德师范学院生物系,福建 宁德 352100;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 利用拮抗反应对全国各地收集的 81株杏鲍菇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81个菌株可分为 l1个类群,
最大群包含 25个菌株,最小群仅含 1个菌株。从中显示我国杏鲍菇菌株既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又可能存在
严重的同物异名现象。
关键词 杏鲍菇;拮抗反应;分类;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934(2015)01—33—04
StudyonclassificationofPleurotuseryngiistrainsbasedonantagonism test
LiuShengrong,ZhangWeirui,KeBinrong,LiuXinrui,WuXiaoping
(1.DepartmentofBiology,NingdeNormalUniversity,NingdeFujian35200;2.Collegeoflifescience,MycologicalResearchCenter,
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yt,FuzhouFujian35002)
Abstract Classificationof81strainscollectedfrom differentraeasinChinawascarriedoutbasedon natagonism
tests.Theresultsshowedthat81testedstrainscouldbedividedinto11differentgroups.Ofthesegroups,thelragest
groupconsistsof25strains.However,therearethreegroupseachcontainingonlyonesrtain.Theresultsshowedthata
highdiversityOccursinPleurotuseryngiistrainsinChina.AppraentlysynonymymaybeaseriousproblemsinPleurotus
eryngii:manyofstrainswithdifferentnamesmayfallwithinthesamergoup.
Keywords pzetlm似seryngii;natagonismtest;classification;geneticdiversiyt
杏鲍菇 (Pleurotus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 利用RAPD分析 l9株杏鲍菇的遗传关系,贺冬梅
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 目、侧耳科、侧耳 等 [通过酯酶同工酶确定不同杏鲍菇的亲缘关
属,是原产于欧洲南部、北非、中亚等地的一种 系,冯伟林等[13]以ISSR指纹图谱研究杏鲍菇遗传
品质优 良的大型伞菌[1】。常发生于伞形花科刺芹 差异。但这些研究所收集的菌株数量较少,难以
属刺芹枯死的枝和根的周围。在我国新疆、四川、 真实反映我国杏鲍菇整体情况。因此收集大量菌
青海等地有少量分布。杏鲍菇具有味道鲜美、鲜 株进行系统研究十分必要。为评估杏鲍菇菌种的
品货架期长等优点。我国于2O世纪 9O年代引种 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依托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
并进行试验性栽培 ,目前除利用 自然季节规模栽 中心的菌种优势,利用拮抗反应对从全国各地收
培外,工厂化设施栽培在上海、广东、福建、山 集的81个杏鲍菇菌株进行分类研究,以期为杏鲍
东等地区也 已较为普遍。 菇的遗传研究、育种以及菌种管理提供参考。
科研人员对杏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