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智能仪器输入通道.ppt
2.3.1 程控放大器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非线性误差:实际特性曲线和理想特性曲线输出值的最大误差点对应的输入值之差。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3. 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 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常用转换时间或转换速率(Conversion Rate)描述。转换时间指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要的时间。转换速率是转换时间的倒数,一般指在1秒 内可以完成的转换次数,转换速率越高越好。 转换速度主要取决于转换器的类型,不同的转换器转换速度相差很多。积分式ADC的转换速度最慢,转换时间一般是毫秒级;并联型ADC的转换速度最快,例如8位二进制输出的并联型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一般在50ns以内;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次之,多数产品在10~100μs以内。有些8位转换器转换时间小于1μs。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4. 满量程输入范围 满量程输入范围是指ADC输出从零变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模拟输入信号的变化范围。例如某12位ADC输出000H时对应输入电压为0V,输出FFFH时对应输入电压为5V,则其满量程输入范围是0~5V。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相连应考虑的问题 (1)数据输出线的连接,按数据线的输出方式主要分为并行和串行两种。 (2)A/D转换的启动信号的连接; (3)转换结束信号的处理方式; (4)时钟的提供; (5)参考电压的接法; 2.7 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A/D转换器的控制方式 由微处理器向A/D转换器发出启动信号,然后读入转换结束信号,查询转换是否结束,若结束,读取数据;否则,继续查询,直到转换结束。该方法简单、可靠,但查询占用CPU时间,效率较低。 1、程序查询方式 2、延时等待方式 微处理器向A/D转换器发出启动信号之后,根据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延时,一般延时时间稍大于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延时结束,读入数据。该法简单、不占用查询端口,但占用CPU时间,效率较低,适合微处理器处理任务少的情况。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微处理器启动A/D转换后可去处理其他事情,A/D转换结束后主动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CPU响应中断后再读取转换结果。微处理器可以和A/D转换器并行工作,提高了效率。 A/D转换器的控制方式 3、中断方式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1、8位并行ADC AD0809与微处理器接口 ADC0809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生产的廉价8路8位逐次比较式ADC,28脚封装,输出带三态锁存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分辨率为8位。 (2)总的非调整误差为±1LSB。 (3)转换时间为100μs(时钟频率为640Hz)。 (4)具有锁存控制功能的8路模拟开关,能对8路模 拟电压信号进行转换。 (5)输出电平与TTL电平兼容。 (6)单电源+5V供电。基准电压由外部提供,典型 值为+5 V,此时允许模拟量输入范围为0~5V。 功耗为10mW 2.7.1并行输出ADC与微处理器接口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ADC0809内部结构框图 ADC0809内部结构 ALE为通道地址锁存信号,其上升沿将地址信息送 入地址锁存器; IN0~IN7为8路模拟量输入通道, 地址码C、B、A选择其一进入图中虚线框内的A/D 转换部分进行转换,地址选择信号和通道号的关系如表所示。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START为启动信号,正脉冲有效,上升沿将所有内部寄存器清0,下降沿启动A/D转换。 EOC为转换结束标志,EOC=0时表示正在转换, EOC=1时表示一次转换结束。 OE为输出允许信号,当OE输入高电平时,选通三态输出数据锁存器,A/D转换结果可从8位输出数字量D7~D0读出。 CLOCK为外部时钟输入信号,时钟频率决定了转换速率,当时钟频率取640kHz时,转换一次约需100μS ADC0809内部结构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图2.16 INA114内部结构图 图2.17 INA114的基本连接方法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在靠近电源引脚处连接的去耦合电容主要用于噪声或高阻电源场合,其输出 其中G为增益 “50kΩ”是两个内部反馈电阻之和,这两个电阻为金属膜电阻,已用激光调整到精确的值。增益的精确度和漂移额定值中包含了这两个电阻的精确度和温度系数;为外部电阻,其稳定性和温漂也对增益有影响。从(式2-7)可见,增益越高,需要的阻值越低,所以接线电阻也很重要,线路上增加的插座会使增益误差额外地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研备课校本培训.pptx
- EZVIZ 萤石 智能锁Y3000FV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 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押题卷(含答案).docx
- 产业园区智能化规划设计方案.pdf
- 《旅游类学生就业指导:扬就业之帆 启梦想之旅》 模块三 了解形势,选择去向.pptx
- 新航道留学预备三级读写答案.pdf
-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PPT课件.ppt
- 2024广东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招聘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9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基于excite timing drive的汽油机多阀系仿真及优化研究浙江大学等.pdf VIP
- 2025届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许洛平)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