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B一半乳糖苷酶法改性甜菊糖的研究
李正义 卢丽丽 肖敏‘
00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末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
rebaudiana)的叶子中提取的
甜菊糖是一种天然的强力甜味剂,它是从甜叶菊(Stevia
含8种成分的双萜糖苷的混合物川,其结构式“1如图l。甜菊昔(Stcvioside)及莱鲍迪
苷C(rebaudiosidcC)是甜菊糖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余苦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甜菊糖的味质。比较各种改善甜菊糖口味的方法,如:酯化法、细菌微生物法、掺杂法
及酶转糖基化法口l,而修饰、改造甜菊糖分子是改善其口味的根本方法。国内报道南开
大学用葡萄糖基转移酶GT-1催化甜菊糖的转化14]。本文研究利用B.半乳糖苷酶的转糖
基活性,在甜菊糖的Rl或R2糖基部分引入半乳糖,合成具有更好味质的甜菊糖配糖体。
圈1.甜菊糖的结构式.RI和岛为糖基侧链部分.RI为H或l~2个葡萄糖基
玛为2-3个葡萄糖或葡萄糖与鼠李糖混合组成的糖苷.
产p-半乳糖苷酶菌体培养后离心收集破壁,制成粗酶液,按1:2(v/v)加入pH6.4的
煮沸离心,反应产物采用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
p-半乳糖苷酶的甜菊糖转糖基反应产物TLC分析结果见图2,结果显示反应体系
中只加入乳糖为唯一底物时,酶反应48小时后,部分乳糖被酶水解生成葡萄糖和半乳
糖,并发生了自转半乳糖苷反应.生成一定量的低聚半乳糖:反应体系中以乳糖为半乳
糖基供体,并加入甜菊糖为底物,反应48小时后,除了有少量的低聚半乳糖生成之外,
甜菊糖组分发生改变,在乳糖斑点上方,半乳糖斑点下方.出现新的产物斑点,非常可
能是以甜菊糖为糖基受体发生的转糖苷反应新产物;反应体系中只加入半乳糖和甜菊糖
作为反应底物,反应48小时,甜菊糖组分没有任何变化。
cn
’通讯作者,minxiao@sdu.edu
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图2 B一半乳糖昔酶转糖昔反应产物的TLC
1.甜菊糖、半乳糖和酶反应零时:2.甜菊糖、乳糖和酶反应零时:3.乳糖和酶反应零时:
6.乳糖和酶反应48h。
4甜菊糖、半乳糖和酶反应48h:5.甜菊糖、乳糖和酶反应48h;
TLC检测条件:Merck60硅胶板.展层剂:正丁醇一无水乙醇一水(5:3:2),显色剂:20%的硫酸
溶液+3,5-二羟基甲苯(O.5%)
B.半乳耱苷酶的甜菊糖转糖基反应产物HPLC分析结果见图3。图3a显示的是甜
菊糖样品的分析结果,该样品在保留时间17.856min和56.388min处分别有一个小峰1
和一个大峰2;图3b是甜菊糖、乳糖和酶反应零时的样品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甜菊糖
的峰1和峰2及乳糖的峰3(保留时间为34.718min):图3c和图3d分别显示的是甜菊
糖、乳糖和酶反应24h和48h的产物分析结果,可以看到,保留时间22.637min处是新
产物峰4,该峰值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在48h达到最大,而此时甜菊糖的峰I和峰2均
基本消失。同时,反应产物中葡萄糖峰5得到积累,半乳糖峰6有少量残存。反应48h
样品经合作单位口感鉴定,认为后苦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P_2)
本研究采用的甜菊糖为8种成分的混合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难以有效分离。甜菊糖样品的分离以及新产物的结构鉴定正在进行之中。
参考文献
朱海鹱,郑建仙甜菊糖的酶法改性中国食品添加荆20004,l:54.60.
张杨。陈天红等,甜叶菊糖的组份分离与味质改进研究进展化学通报,1998,6:1I-16
Hirosh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