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天然气碳同位素变化特征的研究.pdfVIP

生物降解天然气碳同位素变化特征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降解天然气碳同位素变化特征研究 王万春‘,张林晔3刘文汇1,康晏1,任军虎+ (1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对济阳坳陷八面河油田天然气的组分、碳同位素组成以及原油生物标记 化合物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生物降解作用对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 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济阳坳陷八面河油田的天然气组分组成以甲烷为主,乙 烷以上湿气组分含量低,c。/c:+c,比值在112—566之间,表明受微生物降解 后天然气组分组成明显变干。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组成较轻,5”C,在一45.o‰ 至一50.o‰之间,8”C:在一34.2‰至一39.8‰之间,而且基本来受微生物降解 作用的影响。济阳坳陷八面河油田的天然气为原油伴生气,依据油型气甲烷 碳同位素组成(8”C。)与源岩成熟度(Ro)之闯的统计关系(沈平等,1991), 由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可计算出八面河油田气源岩成熟度Ro在0.41— 0.85%之间,与已有烃源岩成熟度研究资料相符,表明八面河油田原油伴生气 与原油具有相同来源,是腐泥型母质在低成熟条件下生成的。 丙烷、异丁烷和正丁烷的碳同位紊组成分布范围宽且多偏重,其中8”C, 至一29.2‰之间,各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正构烷烃比异构烷烃更易遭 受微生物降解,微生物对丙烷和正丁烷的降勰是阿步的。除个别样品丙烷8。C 比正丁烷8”C稍有偏重外,其余样品正丁烷6。C明显重于丙烷8“C,与早 期研究所认为的微生物改造后天然气中丙烷组分优先被破坏,使残余气体丙 and 烷组分减少且丙烷碳同位素组成变重(JamesBurns,1984)的观点并不 完全相符,说明受微生物降解作用影响的天然气湿气组分碳同位素的变化在 不同地区(或不同降解条件下)其变化规律不尽相同。湿气组分碳同位索的 变化除与微生物的降解程度有关外,可能与原始样品组分含最及碳同位素的 组成也有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随原油降解程度增加,八面河油田原油中的正构烷烃部分或全部损失, 使?类异戊二烯烷烃/?正构烷烃比值及Pr+Ph/nC,,+nC。。比值增加。而随?类 304 异戊二烯烷烃/?正构烷烃比值及Pr+Ph/nC。,+nC,。比值的增加,天然气丙烷和 正丁烷的碳同位素组成呈现变重趋势,c,/C。一C,比值呈现升高趋势,原油生物 降鳃特征既印证了八匾河油田天然气的微生物降解特征,又反映出微生物降 解程度对天然气湿气组分(C,+)碳同位素变化的影响。 南鄱阳坳陷东部油源对比浅析 唐协华 (中国石油浙江勘探分公司) 鄱阳盆地的南鄱阳坳陷及周缘油气显示丰富,东部地区以油显示为主。 通过对所采集原油的研究,认为龙潭组原油为混源油,具有较多海相原油的 特征,安源组原油具有较明显的陆相原油的特征。通过油岩对比研究认为龙 潭组原油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相同的油源,可能来自龙潭组海陆交互 相煤系烃源岩及海相沉积的烃源岩;安源组原油与龙潭组油不具有亲缘关系, 可能来自安源组陆相煤系烃源岩。 齐家务地区重质低熟油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滑双君李会慎李建辉汪津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300280) 齐家务地区位于黄骅坳陷中部,北大港潜山构造带南倾末端西部,勘探 面积近300Km2,远离板桥、歧口等主要生油凹陷区。该区共钻探井60余口, 在沙一段发现了一些油气藏和出油点,其原油性质具有重质、低熟的特点。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