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媒体 有效引导舆论.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面对媒体 有效引导舆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熊少华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发展的提速,我国已经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和问题多发期,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要求空前高涨,新闻舆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此形势下,如何面对媒体、引导舆论,成了摆在各级党政干部面前一道极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面对媒体、引导舆论,是宣传部门和单位领导的事,这种观点非常错误。面对媒体、引导舆论是一个党政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党政干部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新闻传媒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努力提高面对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三个问题。 当前传媒的特点 综观当今媒体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一一全媒体时代。 1、传统媒体的发展简介 我国拥有报纸2000多种,广播、电视台站3000多个,期刊9000多种。(党报: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仙桃日报,都市报:新京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杂志:今日湖北、知音,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电视:中央电视台等)。 2、新媒体的发展简介 新媒体通俗的讲是指传统媒体以外的能传播信息的统称,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微博、微信、博客、播客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增幅明显收窄。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按接入设备划分,我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70.8%和43.2%;手机上网使用率为85.8%,较2013年底提高4.8个百分点;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达到34.8%;电视上网使用率为15.6%?。即时通信服务作为互联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在手机端也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5.08亿,较2013年底增长了7683万,年增长率达17.8%?。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较2013年底提升了5.1个百分点。手机即时通信由于其随身、随时、拥有社交属性和可以提供用户位置的特点。 此外,在这里我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个统计数据,截至今年5月,新浪微博拥有百万以上粉丝的账号有3000多个,其中排第一的“微博女皇”演员姚晨粉丝达7791多万,这是什么概念?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去年的总发行量是280万份。 3、当前舆论的新特点 综观当今媒体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一一全媒体时代。当前暴露比较典型的如仇视富人、仇视官员、仇视腐败等一些思潮,出现“读书无用论”、“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倾向等等。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要迅速跟进和掌握媒体领域最新的技术,通过吸收转化,实现为我所用的目标。 同时,新闻传媒领域日趋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家之间的新闻界限不断被打破,新闻交流不断加强,新闻资源日趋共享。国内新闻报道条块分割的传统格局也日益被打破,新闻媒体的属地意识明显弱化,交叉采访、异地报道现象日益增多。同时,不同类型媒体的界限日益淡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相互转发稿件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融共生的大新闻、宽传播格局。 还有一个更典型的特点是:信息传播效率日趋提高。(插图片2到幻灯片)  特别是网络传播,无国界、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约束,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广泛性、开放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很难跟踪、很难约束、很难管理。网络新闻的采编、传播,具有时间短、成本低的特点,人人都可采编,随时随地都能传播,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对公共话语权的需求。同时,图、文、声、光、影等多媒体传播形式,具有直观性、通俗性、大众化的特点,对受众具有天然的亲合力、吸引力和感染力。需要高度重视的是,网络传播容易诱发大区域、多层次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共振”,这种“共振”借助网络独特的双向互动作用,循环往复,产生迭加效应,不断扩展“共振”区域,不断扩大“共振”幅度,最后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受年轻网民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网络媒体对于负面新闻具有很强的汇聚效应、放大效应和扩展效应,很容易使分散问题汇集成焦点问题,局部问题放大为全局问题,一般

文档评论(0)

hst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