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 10月 第三届全国徽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 湖北武汉
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系统的研究
贾宏新’,2王世立’,方肇伦1
(1.东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中心,沈阳 110004;2.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 110004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纳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
气体扩散分离可将挥发性气体从溶液中分离,通过气体渗透膜进入到接收溶液中。因此,气体
渗透膜是关键。气体渗透膜应具有微孔,并具有疏水性及仅允许气体通过等性质。因为特定反应条
件下仅特定化合物才能反应生成气体,因此方法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检测的为接
收溶液,故可消除试样溶液颜色、透明度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文献中在微芯片上有利用聚丙烯膜
(PP)进行气体扩散分离的报道P),膜通过环氧胶粘在两片玻璃片之间,采样器、选择器、检测器等分
别加工在三片不同芯片上,全系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成化。本文使用了全部硅橡胶(PDMS)
制作的三层结构微芯片,利用PDMS膜作气体渗透膜,实现了反应、分离、检测在同一芯片上的集
成化,并采用纳升流动注射进样系统(2.31,首次实现了n1级进样量的单芯片气体扩散分离检测。
微流控芯片尺寸为60X20X2.5mm,PDMS材质,为三层结构 (如图l)。使用自制的PDMS
薄膜作为气体渗透膜,厚度约40gm.将带有反应通道 (深105Etm,宽390gm)的PDMS盖片和
PDMS薄膜永久封接后,与带有接收通道 (深105MEL,宽300gm)PDMS底片可逆封接。
PDMS
PDMSmembrane
PDMS
Reactivechannel
陇
ReagentSample
脱
喘
Acceptorchannel
Fig.lThethree-layeredPDMSmicrofluidic比币.Top,schematiclayoutofthechanneldesignofmicrofluidicchip.Lower,
schematicpresentationofacross-sectionofthemicrofluidicchip.
用NH4Cl和NaOH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扩散透过PDMS渗透膜被接收液澳百里酚蓝 (BTB)指
示剂溶液吸收作为模型,验证系统性能。用注射泵驱动接收液 (0.012%BTB)在微接收通道中流动。
通讯联系人:方雄伦
2加s牛10月 第三届全国徽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 期北武汉
在微反应通道入口处采用纳升流动注射进样系统实现高通量进样和换样,进样和换样换样过程中用
水作载流。在微反应通道出口连接注射泵拉动试剂 (NaOH)和样品 (NH4CI)进入芯片,在Y形通
道交叉点处试剂和试样汇流发生反应,生成的氨气透过PDMS膜扩散分离进入接收液,被接收液吸
收。在接收通道距接收液出口5nun处使用发光二级管 (635nn)作为光源,光电倍增管 (PMT)
检测。进样15s,注入载流170s条件下进样童约300nL。该系统检出限为2mM(3a),精度为2.9%
(n=7,10mMNH4CI),试样通量20样/ho
参考文献:
(1]TimmerBH,vanDelftKM,OtjesRP,OlthuisW,vandenBMA-Anal.Chim.Acta,2004,507:137.
[21方群,杜文斌 何巧红,方雄伦.高等学校化学学抵2004,25:1442.
[3]DuWB,FangQ,HeQH,FangZL.Anal.Chem.,2005,7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