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珠地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紫珠的研究进展 刘灿黄, 崔蕾, 谢丽娟,杨广民,龚力民,刘塔斯*7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 摘要:通过有关广东紫珠的文献,概述了广东紫珠的研究近况,主要包括广东紫珠的品种来源及鉴定、栽培、 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准研究,为广东紫珠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广东紫珠;品种来源及鉴定;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准 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紫珠属植物,灌木,高 约 2 米,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生于海拔 300~l600 米的山坡林中或灌木丛中[1] 。广东紫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生肌 等功效,主治偏头风痛、吐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等[2] 。该植物在民间主要用于止血疗伤,多 数以茎叶水煎内服或研末外敷。广东紫珠新增收载于 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3],鉴别项下 收载药材粉末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含量测定项下测定连翘酯苷和金石蚕苷的总量。广东紫珠 的质量标准有了新的提升,而目前关于广东紫珠研究,栽培技术,化学成分的研究方面有一些 报道,有关广东紫珠生药学的研究尚少。本文拟就广东紫珠的品种来源及鉴定、栽培、化学成 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准的研究作一综述。 1 品种来源及鉴定 1.1 品种来源 历代本草中对紫珠属植物记载较为混乱,紫珠始载于《本草拾遗》,自宋《证类本草》后诸 本草共收载 11 种,姚振生等[4-5]对记载的 5 种紫珠属植物进行了考证,考证《植物名实图考》所 载的万年青为广东紫珠,《图考》云:“万年青,生长沙山中,丛生长条附茎,对叶,叶长三寸 余,似大青,有锯齿,细纹中有赭缕一道,附茎生小实,如青珠数十攒簇。”描述的叶片形状、 大小,果实及生境等,与今药用的广东紫珠叶对生,狭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长 15~26 厘米,叶背面密生显著的细小黄色腺点;聚伞花序 3~4 次分歧,果实球形,紫红色, 径约 3 毫米;生于山坡林中或灌丛中,常分布于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等省的记载相符。 广东紫珠在民间习称“紫珠草”,在江西萍乡地区民间沿用已久,是 70 年代搞中草药运动发 掘出来的药物,治疗宫颈糜烂出血、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疗效显著,历代本草未有记载, 《全国中草药汇编》收载的紫珠附注项下称:“各地药用紫珠的种类较多,均系紫珠属植物,功 [通讯作者]*刘塔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药鉴定与资源研究。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园,邮 编:410208 ;Tel:0731E-mail:liutasi@126.com -227- [6] 效基本相同” 。广东紫珠首次正式收载于《江西省药材标准》1996 年版 。其原植物经鉴定为马 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地上部分供药用。 《江西省药材标准》1996 年版[6]所载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原植物灌木, 高约 2m 。嫩枝有星状毛,老枝无毛,有明显的皮孔。叶片狭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有 锯齿,下面有黄色腺点;叶柄长 1~1.5cm;聚伞花序4~5 次分歧,总梗长 5~8mm;花萼外面 疏生星状毛,结果时毛脱落,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白色或粉红色,长约 4mm ;花丝与花冠等长, 花药长椭圆形,顶端孔裂;子房无毛,有腺点。果实紫红色。 1.2 品种鉴定 1.2.1 性状鉴别 [6] 1996 年版《江西省药材标准》所载 ,本品茎呈圆柱形,分枝少,长 10~20cm,直径 0.2~ 1.5cm;表面灰绿色或灰褐色,有的具灰白色花斑,有细纵皱纹及多数长椭圆形稍突起的黄白色 皮孔;嫩枝可见对生的类三角形叶柄痕,腋芽明显。质硬,切面皮部呈纤维状,中部具较大类 白色髓。叶片多已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呈狭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 具锯齿,下表面有黄色腺点;叶柄长 0.5~1.2cm。气微,味微苦涩。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