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VIP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地方。 2.答第1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在第1I卷答题卡上;答第1I卷直接在试卷指定区域作答。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1卷和第1I卷一并收回。 第I卷(3 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挨打āi 谙习ān 裨益pì 稗官野史bài 刚愎自用bì B.曝光bào 蝙蝠biān 濒临bīn 媒妁之言shuò 数见不鲜shuò C.复辟bì 沉毅chén 哺育bǔ 便宜行事piàn 暴虎冯河píng D.奴婢bì 颠簸bǒ 谄媚chǎn 椎心泣血zhuí 天崩地坼c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惊蛰 闻过饰非 按图索骥 事实胜于雄辩 B.睿智 丰功伟绩 湮没无闻 不费吹灰之力 C.涵养 挺而走险 兵荒马乱 吉人自有天相 D.斡旋 喧宾夺主 强驽之末 风马牛不相及 3.下列加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古巴官员表示,对于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古巴政府洞若观火,将予以最有力的反击。 B.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光彩的那一天,倚马可待。 C.俗话说瑕不掩瑜,而这个人却目无全牛,鸡蛋里头挑骨头,真所谓疵者见疵呀。 D.20岁时对那些不纯洁的爱情观,我们侧目而视,那些爱情悲观论调我们嗤之以鼻。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它的写作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进行诗的创作,那么你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诗。 B.从汉代开始,陆上丝路就沿着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了东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条基本干线;同时又由于南北边塞各民族的频繁活动,为唐代丝路向南北扩展奠定了基础。 C.古往今来,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和欧洲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无论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自古就很少变化,伦敦从“七国时代”就是英国的首都,而巴黎,在墨洛温王朝建立之时便是法国的首都,至今不变。 D.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科技文,完成5—7题。 海浪发电 造福人类 (《经济日报》2006年10月30日报道)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一大挑战。为了迎接这一严峻的挑战,各国都在想方设法节流开源。除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自然资源外,海浪发电正在蓬勃兴起,并逐步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一种新能源。 今年秋天,位于葡萄牙北部大西洋距海岸5000米的海浪发电站将并入商业供电网。它吾々发电设备由爱尔兰大洋电力公司研制,主体是4根30米长、相互连接的圆管。圆管随着海浪的起伏而升降,圆管接合部的活塞跟着作用,带动液压马达驱动发电机。据称,这一电站将能产生2250千瓦的电能,可以满足1500个家庭的用电需求。葡萄牙政府已确定将海浪电定价为每度22欧分,5年之后将拥有5个商业海浪发电站。 海洋占地球表面71%的面积。 “无风三尺浪”,潮起潮落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海洋的潮汐、波浪、深海与浅海的温差都可以用来发电,而海浪电能是一种不产生任何污染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科学家估算,如果将全球可利用的海浪能转换成电能,可产生数万亿千瓦的电能。据地质学家估计,去年印度洋发生的海啸,其释放出来的能量超过了二战中使用的爆炸物的总和。 将海浪动能转换成电能,源源不断地向人类供电,是人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早在上世纪之初,法国发明家就开始寻求利用海浪发电的方法。日本后来居上,1964年首次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浪发电供电的航标灯,尽管电能只有60瓦,但是开创了人类利用海浪电能的新纪元。上世纪70年代末,又研制了大型海浪能发电船,能够生产出100千瓦至150千瓦的电能。1985年,海岸线长2.1万公里的挪威在托夫特斯塔林建造了500千瓦的海浪电站,此后又在印尼和澳大利亚建设此类电站。1992年,英国建成了一座发电能力为75千瓦的海浪发电站,2003年又将奥克尼群岛的海域作为海浪发电的试验场,并完成了最高功率达2兆瓦的波电设备研究。芬兰、加拿大、丹麦和美国等国家也开始研究海浪发电,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一些大型能源跨国公司也对海浪发电具有浓厚的兴趣。 联合国在1992年把海浪发电列在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首位,正是出于海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