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doc

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 何登保 高考中加强了古文翻译能力的考查,古文翻译涉及到这样一些知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语气语调以及修辞手法。本文谈谈翻译中借代和借喻两种辞格如何处理。 先谈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布衣”代未做官的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我们要了解古文中借代的大致情形,翻译时,必须把所代称的事物写出来。 1、以特征代事物,要译出事物本来的名称 例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 “黄发”和“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孩子的特征,借指老人和孩子。全句译为:老人和孩子一同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乌纱”,即乌纱帽,借指官吏;“皂”,黑色,官府中的差役穿黑衣,借指衙门里的差役。全句译为:官吏的横暴,衙役的粗俗,也太过分了! 2、以部分代全体,要译出整体名称 例如: 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文心雕龙·情采) 今寡人不能,将率二三子夫妇以蕃。(《勾践灭吴》) “国风”和“大小雅”是《诗经》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雅”作为《诗经》的代称。全句译为:(当代人为文)远远地丢弃了《诗经》的优良传统,而学习近代辞赋的浮华辞藻。“二三子”,指代越国民众,全句译为:我没有才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来繁殖生息。 3、以原料代成品,要译出成品名称 例如: 无乱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丝”是制作弦乐器的材料,“竹”制作管乐器的材料,这里借指音乐。译成:没有杂乱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金”是制作刀剑的材料,译成: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就变锋利了。 4、以具体代抽象,要译出抽象事物名称 例如: 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鞭笞天下。(《过秦论》) 蔺相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策”的意思是“马鞭子”,这里借指抽象的“武力”,“敲扑”本是古代的刑具,这里借指严酷的“刑罚”,应译为: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同样,“口舌”代抽象的言辞,译为:蔺相如仅凭言辞立下功劳,但位置却比我高。 5、以地、以官代人,要译出人名 古书中常以做官的地点或是官职作为人的代称,翻译中要译出人名,才符合文句的意思。 例如: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滕王阁序》)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彭泽”指代陶渊明,因为陶渊明当过彭泽令,“临川”指谢灵运,他当过临川内史。可译为:(今日的宴会),很像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诗人文士),豪爽善饮的气概或许赶得上陶渊明,文采华美,或许可以赛过谢灵运。“庾开府”指庾信,“鲍参军”指鲍照,诗句可译为:(李白的诗像)庾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 再说比喻 比喻有明有隐。明喻用“如”“若”等字,容易翻译,略而不谈。隐喻只用喻体,也就是我们现代修辞学中的借喻,翻译中有学会识别古人的借喻,否则以喻为真,就会错译文意。 关于借喻,有两种处理方式。 1、保留比喻,采用直译主方式 翻译中根据原句的比喻,用现代汉语中相应的比喻句式替代它。 例如: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长城”或是“金属修筑的长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盖”,古称“伞”,翻译中保留比喻为枇杷树“(枝繁叶茂)像伞一样” 。 有些句子的隐喻,以分句的形式出现,要考察前后分句的比喻关系,恰当地译出其比喻义。 例如: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阿房宫赋》) “春光融融” 比喻充满着暖意,“风雨凄凄”比喻寒气逼人。可以保留比喻译为:宫人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2、不能保留比喻,采用意译的方式 运用比喻修辞,句子形象生动。但是,如果照原句直译则显得生硬别扭,可以抓住大意,采用意译的方式,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例如: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滕王阁序》) “藩篱”本为篱笆墙,译起来难以保留比喻,可意译为“边防”,全句译为:于是让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而守边防。 “失路”,比喻不得志,翻译中比喻也保留不住,译为: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会为失意不得志之人悲叹?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