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汪金权同志先进事迹报道
乡村教师汪金权:用爱与责任铸就出伟大师之魂
《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4日
■ 本报记者 程墨 罗曼
汪金权是华中师范大学87届的优秀毕业生,分配在名校黄冈中学工作,但是一年后,他毅然回到贫困的大别山区。22年来,他“蜗居”山乡中学,教书育人,任劳任怨,赢得学生的爱戴;22年来,他先后为学生垫付学费10多万元,相当于他工资的一半……全国优秀教师汪金权的事迹,感动着荆楚大地,被人们盛赞为“大别山师魂”。
他是华中师范大学1987届优秀毕业生,分配在名校黄冈中学工作,一年后,他毅然回到贫困的大别山区。23年来,他扎根蕲北山区,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任劳任怨;23年来,他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工资,资助无数贫寒学子,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连日来,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乡村教师汪金权的事迹,感动着荆楚大地,涤荡着人们的心灵,被盛赞为“大别山师魂”。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汪金权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做得太少,回报太多”
5月24日下午,黄冈市副市长梅香雪一行刚刚离开蕲春四中,汪金权就将收到的一个信封交给该校教研处副主任汪文华,里面装着8000元慰问金。据介绍,这是一周以来,汪金权第三次上交慰问金。
汪金权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单位和个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而对于这些慰问金,汪金权都是一笔笔用信封装好,标明日期,交给学校。汪金权说:“我相信大家捐款的初衷是希望这些钱都用到实处,不属于我个人。”为了切实减轻汪金权的经济负担,大儿子汪品超就读的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决定免除其读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还有热心企业资助了汪品超2万元的生活费。日前,汪品超拿出1万元爱心款去帮助身边的贫困同学。
“我之前是一个普通老师,现在还是一个普通老师,课堂才是体现教师价值的地方。我虽然资助了部分学生,但我不是一个慈善家,我做的事太少,获得的回报却太多太多。”汪金权说。
他自豪地说,20多年来,自己亲手培养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贫穷,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事业有成,“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贫困学生
在汪金权宿舍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张他珍爱的照片,那是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时全系师生的合影。斑驳的照片中,24岁的汪金权眉清目秀,意气风发。坚守山村23年,如今满头的黑发染尽霜花,昔日年轻的面庞也刻满了沧桑。
“阔别多年后,再见老汪,心中一阵酸楚。”现任黄石七中校长的叶甲友是汪金权大学的同班同学。他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同学们一直都没有汪金权的消息,直到2005年,他得知汪金权在蕲春四中任教,特意前往看望。“抵达四中时已是深夜12点半,老汪还没休息,仍在简陋的平房里伏案备课,看着年仅42岁的老汪已如老者般满头白发,忍不住落下泪来。”
几次探访后,汪金权才告诉叶甲友,20多年来,他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帮助着山里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既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不乏行为不端,品行不良的所谓“双差生”。
知道汪金权的难处后,叶甲友破例让刚刚初中毕业的汪品超到自己学校的宏志班就读,这样可以免除他3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新时代的师德楷模
“汪金权以爱心、奉献、责任诠释了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光辉形象,为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说,“宣传、学习汪金权的先进事迹,能感召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基层、扎根基层。因为汪金权的事迹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的生动教材,能激励大学生们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适应时代的需要结合起来,作出积极的人生选择。”5月20日,湖北省教育厅发文,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向汪金权学习的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也发出通知,号召全校师生向校友汪金权学习。该校校长马敏还率领学校领导来到蕲春四中,亲手将一张“免费师范生导师”的聘书交到了汪金权手上。马敏说:“我们培养未来的人民教师,应以师德为先。汪金权是华中师大的骄傲,要让他的动人事迹成为师范生教育的生动教材,让这种红烛精神为这些未来教师的人生导航,以此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服务国家基础教育发展。”
5月26日,湖北省总工会、省教育工会分别授予汪金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湖北省师德标兵”称号。
与大别山的孩子相伴
——记湖北省蕲春县乡村教师汪金权
《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4日
■ 本报记者 程墨 罗曼 通讯员 张立军 石胜军
尽管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在蕲春四中见到汪金权时,记者还是大吃一惊,47岁的他早生华发,双鬓斑白,形容枯瘦,穿着不合身的旧西服,县里刚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