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期刊中文学世界——从史料学视点看《东方杂志》.pdfVIP

文化期刊中文学世界——从史料学视点看《东方杂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期刊中的文学世界 ——从史料学的视点看《东方杂志》 河南大学文学院 刘增杰 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现代文学报刊研究也日渐升温。但是,对现代 文化刊物的研究则显得相对冷落。这是一个不该发生的疏忽。本文从现代文学史料学视 点,通过对《东方杂志》的个案考察意在说明:在现代文学生长过程中,文化期刊同样 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第一, 《东方杂志》为近三百位近现代作家提供了宽广的创作平 台;第二, 《东方杂志》稳健开放、兼容并包的办刊理念,成全了该刊成为20世纪上半 叶寿命最长的中国文化期刊,并由此变为一座名符其实的现代文学史料库;第三,在史 料的具体操作层面, 《东方杂志》给读者展示了由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蜕变的蛛丝马 迹,积累了建立现代文学目录学、辑佚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 据粗略统计,在45年出刊44卷的《东方杂志》中,先后有近三百位不同政治倾向、 不同文学派别的近现代文学作家在该刊发表过创作或论文。这是中国三代作家①先后走 上文坛的一个共同的创作平台。 以梁启超、王国维为代表的第一代作家,传统文学根基深厚,他们在《东方杂志》 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学所进行的系统总结与清理。梁启超的长文《清 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②,以批判的眼光,既指出了以乾嘉学派为中坚的清代学者 的局限,又相当客观地评价了他们所做工作的开拓性。梁启超说:“依我们今日看来, 他们的工作最少有一半算是白费。因为他们若肯把精力用到别个方向去,成就断不止 此。但这是为时代性所限,我们也不能太过责备。至于他们的研究精神和方法确有一部 分可以做我们模范的,我们万不可以看轻他们所做过的工作,也确有一部分把我们所应 该做的已经做去,或者替我们开出许多门路来,我们不能不感谢。今将他们所表现的总 成绩分门类摘要叙述且评论其价值,我个人对于继续整理的意见,也顺带发表一二”。 梁启超所指出的清代学者“替我们开出许多门路来的判断,使人们清楚地感受到 了这位学养湛深学者目光的犀利。我在一篇谈史料研究的文章中,曾对包括此文在内的 梁启超的史料研究做过初步的概括: “梁启超的史料研究即使不可避免地带有拓荒者的 粗疏,但他立足现实,雄视百代的研究视野,还是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梁启超关于史 料是一切历史研究根据的概括,关于清代考证的五项成绩、朴学十大原则的评析,关于 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强史就我原则的强调,关于研究不能只重视史之驱干,更要关注史 之神理,用史料生发学术的明确主张,以及对史料从古至今面临五大厄运的洞察,所总 结的鉴别伪书十二法等,事实上建构起了一部由传统史料学向现代文学史料学转化的雏 ·475· 形”。④《东方杂志》发表梁启超的相关论文还有多篇。随着时间空间的过滤,梁启超 这篇长文的意义将会得到恰切的彰显。 早在1913年,王国维就在《东方杂志》发表了他厚重的学术著作《宋元戏曲史》④。 1921年4月王国维在《东方杂志》又发表了《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 文,研究的内容虽为唐代的通俗诗及通俗小说,论文所蕴含的方法论意义却是对现代文 学史料研究者的重要提醒。王国维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发现的唐写本,内有韦庄秦 妇吟一卷,虽前后残阙,但尚余千字。他认为,敦煌的发现实际上帮助我们改写了文学 的历史。王国维的研究启发我们,现代文学研究同样应该扩大眼界,从书本以外的田野 调查中,寻觅文学隐蔽的秩序。 除梁启超、王国维、林纾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作品有影响的第一代作家还 有:严复、别士(夏曾佑)、章炳麟、柳亚子、张元济、坚瓠、伧父等多人,他们是思 想上最早觉醒,具有某种独立品格的知识者。他们亦新亦旧,含混不清。旧的文化解体 过程中的困惑与对新的文化的憧憬聚于一身,他们是典型的过渡时代的知识者。 五四一代作家是真正的现代知识者。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作品的作家众多。胡 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沈雁冰、蔡元培、傅斯年、罗家伦、胡愈之、叶绍钧、钱 穆、郭沫若、郁达夫、郑振铎、王统照、吴稚晖、朱自清、俞平伯、许地山、李大钊、 恽代英、洪深、朱光潜、欧阳予倩、傅东华、孙伏园、杨振声、宋春舫等。这一代作 家,程度不同地受到过世界现代文化精神的洗礼,对传统文化的弊端有着深切的感受, 因而他们中的一部分对传统文化一度也有过矫枉过正的决裂;而对建设新文学则表现出 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中国现代文学的真正精神凝聚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