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针赋》又提出了“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源”等,后人所推崇的使针
下气通关过节,达于病所的“飞经走气”四法。传统“气至病所”的导气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l、针向法:当针刺得气后,使针尖略朝病位方向,患者自觉有一种酸、麻、胀、重的感觉直达病
所。如《针灸大成》记载:“转针向上气自上,转针向下气自下”。《金针赋》曰:“欲气上行,将针
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
2、按压法:操作时可用手指紧压穴位的上下方而使针刺感应按一定的方向循行至病所。如《金针
赋》:“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
3、叩击法:通常针感不易跨越关节部位,因而在得气后可用手指在欲感传的经脉上进行循、按、
叩、击等手法以疏通经脉,帮助经气通过关节直达病所。
因此,作为现代针灸临床医师,必须重视、认识“气至病所”的含义及方法,包括气针至下(得气)
与气至病所(行气)两个方面。在针刺远道穴治病时,必须既作到气至针下,又实现气至病所,才能达到
气至而有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运用仲景“内虚外风”论治疗面瘫体会
林再政
个体诊所(永安堂)
【关键词】内虚外风;病机;体会;面瘫治疗
一、中风的病因病机:
关于中风之因,历代有争议,唐宋以前主张“外风”学说,即以仲景“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
要略·中风历节病》:“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博……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
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唐宋以后,则以“内风”为
主,如《景岳全书·非风》:“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
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现代中医则认为中风之病机比较复杂,有外邪侵袭而引发
者称外风,又称真中风(真中),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类中风(类中、非风)。历代医家多将“口僻”
(面神经麻痹)归入风门中。从临床上看,“口僻”之病机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条文所述的“邪
在于络”相符。
二、,内虚外风”论的临床体会
:“内虚外风”即气血不足,络脉空虚,风邪入中于络,夹痰浊使气血痹阻,机窍不利。故出现口
眼歪斜,患侧面部麻木不仁,甚至部分舌麻。因此对面瘫(风中于络)的治疗大法应为补虚、祛风、化
痰,通络。
例l, 蔡某,男,56岁,2005年2月16日初诊。过春节时因患者好打麻将,数昼夜劳累少眠突发
口眼歪斜。诊见右侧口歪,鼓腮漏气,左眼闭合不全,左额纹消失,项痛,汗出,口渴,二便调,无半
身不遂,舌淡红苔黄厚腻(烟民),脉虚缓。此为口僻(面瘫),气血亏虚,卫外不固,风寒夹痰乘虚侵
入。法当补气养血,疏风散寒,祛痰通络。方用当归补血汤,桂枝加葛根汤合牵正散加味。
白附子69,全蝎109,僵蚕109,地龙109。
针灸治疗:风池(左)下关(左),地仓透颊车(左),阳白透鱼腰(左),合谷(右)手法均用泻):
钟行针一次。
患者经治一周后,口歪好转,汗出,项痛,明显减轻,但闭目仍较差;又治一周,口歪有闭目基本
正常,鼓腮不漏气:继续再治两周病愈(不留后遗症)。
450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例2,刘某,女,13岁,学生。2005年lO月29日初诊。患者为进尖子班,学习加倍努力,因思虑
过度而失眠,数天后又因旱晨上学受风寒丽突发口鼹歪斜。诊见右眼闭合不全,右侧额纹消失,口歪向
左侧,鼓腮漏气,项酸,口淡石渴。大便干,素有双手足汗出,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弦。此为口僻(面
瘫),气血亏虚,风寒流外袭,津凝为痰,痹阻经络。法当益气养血,疏风散寒,祛痰通络。方用当归
补血汤、桂枝加葛根汤合牵正散加味。
全虫89,白附子69,僵蚕109。
针灸治疗:合谷(左),太冲(右),风池(右),下关(右),阳白透鱼腰(右),地仓透颊车(右),
(手法均用泻):足三里(右),(手法用补)。每日针刺一次,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起针
后用梅花针轻扣右眼周。
西医治疗:强地松10mg,VitBl20rag;每日2次口服。
患者经治一周后,口歪基本消失,鼓腮不漏气,右侧鼻唇沟交深,闭目近正常,项痛止,失眠好转,
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产品质量鉴定程序规范 总则》.pdf VIP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公式复习.pdf VIP
- AQ∕T 2063-2018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可复制版).pdf
- 高速公路无人机自动巡检可行性探究.pdf VIP
- CR4012022机器人CR认证可靠性等级认证实施细则.pdf
- 再生水管道阀门选型与管理.doc VIP
- 某公司办公区生活区消防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练习题-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一《集合》练习题3.doc VIP
- 智慧方案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pptx VIP
- IPC-TM-650测试方法手册CN2020最新(104个方法)扫描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