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 论 研 究 ·123· 论《灵枢·百病始生》与脉、络疾病 刘春援1 陈荣荣2 1.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4 2.江西中医学院2010级研究生 南昌,330004 【摘要】《内经》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是实实在在的临床经验的总结。 正因为此,其所有理论对于今天的临床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就《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论述的有 关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积证形成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探讨其与现代脉络疾病之间的关系和这些理论在脉络疾病 的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I关键词】 内经;脉络;疾病 on collateraldiseaseL/U Discussion and Lingshu·baibingshisheng c^m- ,∞凡+,CHEN砌增-tong.‘JiangxiCollege TraditionalChinese of Medine,Nanchang330004,China canort medicine from and theoryoriginates 【Abstract】Theyellowemperor’sofinternal long-termproduction,life medical ofancientChinese thereal ofclinical the the isof summmy reasons,all practice people,is experience。For theory in forclinical the discusses greatguidingsignificance practicetoday.Inpaper,Lingshu·baibingshishengchapter etiology ofthediseaseandaccumulationformationand other the between syndome many aspects,discusses pathogenesis relationship itandthemodemcollateraldiseaseandthe ofthesetheoriesincollateraldisease guidance diagnosis,treatment. cationinternal 【Keywords】Theyellowemperor’sof medicine;Collateral;Disease
1《灵枢·百病始生》的主要内容及学术思想
1.1病因和发病部位的关系关于病因和发病部位的关系,原文指出:“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
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
于阴或起于阳……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
……”分析这段原文可知,发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风雨、清湿、喜怒。发病原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则
是: 1 风雨之邪,易伤人体之上部; 2 清湿之邪,易伤人体之下部; 3 喜怒 指七情异常 ,易伤人体之内
脏 中部 ,这就是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之意。
1.2《内经》的发病学观点在论述发病时,原文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
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贼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
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这段原文,明确指出了《内经》的发病学
观点是: 1 不得虚邪 四时不正之气乘人体正气虚而侵入,故称其为“虚邪” 不发病,突出外因。 2 逢虚
邪未必发病。正气存内,抗邪于外。 3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发病时,正虚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前提。反映
了《内经》以内因为主的发病学观点,同时又不忽视外因。
1.3外邪致病传变的规律在论述外邪入侵人体后的传变特征时,原文指出:“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
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
留而不去。传舍于腧……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
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腧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
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 综上所述,外邪入侵人体后,其传变顺序为:皮毛一络脉一经脉一输脉一伏冲脉_肠胃_募原一息而成
积一积证。
1.4积证的鉴别诊断 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7 1.4.1孙络积: 1 部位:肠间孙络; 2 症状与病机:肿块可上下移动——络脉松弛,不能约束;腹胀满,腹
痛——寒性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论以太网总线技术在花瓣形电子加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pdf
- 小型机具在大型吊装中的应用—论大型铝合金拱顶的吊装.pdf
- 肖熙教授论景岳命门学说对解决疑难病证的作用.pdf
- 性别冲突与话语权力--论建国前后牛郎织女传说的嬗变.pdf
- 徐州梆子剧种特征论略.pdf
- 叙事施为性研究%3a从文本到读者--兼论语言学转向与历史转向的内在逻辑.pdf
- 氧气底吹无碳自热炼铜新工艺——论低碳经济的炼铜工艺.pdf
- 腰腿痛患者现病史的客观采集和评价——兼论医学临床中对患者症状特征的重点关注.pdf
- 也论第三部门如何参与养老服务%3f——来自上海的经验.pdf
- 以毒论治与毒证论--中医药递转肿瘤机理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