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1临床表现
足下垂,足和足趾不能背屈,外翻乏力,前行时过高抬大腿。并以足尖着地呈“跨阈步态”,不能
用足跟行走。小腿及前外侧、足背感觉障碍,日久不愈可有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2.4.2评定标准
评分 躁背屈角度 胫前肌肌力 小腿及足背感觉
.
5 40—45。 V 正常
4 30.40 Ⅳ 稍差
3 lO一300 Ⅲ 感觉迟钝50%左右
2 5—10 Ⅱ 感觉迟钝75%以上
l 0—50 0。I 消失
2.5胫神经麻痹的评定2.5.1幅床表现足和足趾不能跖屈,内翻乏力,踝反射消失,小腿后下
1/3、足底外侧和第4、5趾的背侧感觉减退,小腿内侧可有肌肉萎缩。足底肌肉萎缩而成凹足畸形。
2.4.2评定标准
3.肌电图检查
桡、正中、足神经及腓总神经、胫神经支配的主要责任肌的表面肌电或侵人性肌电检查,显示失神
经支配、动作电位不同程度降低,可见单纯相、纤颤相.神经传导速度延长,据动作电位波幅、电压高
低判断轻重,与临床评价相印证。
4.中医分型
上述周围神经损伤以运动功能降低不同程度为主,不同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的区域不一致,中医
应按“痿症”、“肌萎”辨证分型。
4.1气滞血淤:损伤早期,局部肌肉乏力,肿胀淤血,偶伴疼痛,手足活动不灵,舌红或绛红,
苔白,脉弦或紧。
4.2气虚血淤:中期疼痛消失,肌肉乏力,关节活动不灵,偶见远端肿胀,局部麻痹,舌红或绛
红.苔白或腻。脉缓或脉沉细。
4.3气血两虚:日久不愈,手足仍活动不灵,手足疼痛,可见麻木肿胀,患者气短懒言,肌肉瘦
削,舌绛或淡红,苔白。脉细或弱。
5.疗效评定标准
5.1显效:经治疗l|缶床评分达5分,或者由1分或2分进步到4分及以上;
5.2有效:经治疗进步达1分或所列指标有一项自觉或临床检查有改善者。
5,3无效:经保守治疗1月仍无任何症状体征改变者。
B157.面肌痉挛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518051)杨万章张敏昊芳梁豪文盛佑祥
面肌痉挛是一侧或两铡面部不自主阵挛性抽搐。多从一侧眼睑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面颧、口角。
局限于眼睑的常可自愈或经过一般处理而治愈,但大部分迁延难愈,甚至使面部挛缩变形而毁容,严重
一348—
影响生活和工作。该病的轻重程度不同,治疗效果判断和预后分析也有差异,据此制定本标准。
除Meije’8氏综合症、I=l颜面紧张综合症及某些药物引起面部表情肌的张力改变外,各种类型的面
肌痉挛均适宜。
本标准适宜临床评定,不涉及治疗。
1.面肌痉挛的分级评定标准
1.1分级评定标准
1级局限于眼睑,可间歇停止,静止时不影响眼部形态;
2级眼肌与同侧面肌痉挛联动,可间歇停止,间歇时不影响眼面形态:3级眼肌与同侧面肌痉挛联
动,致眼肌强直痉挛而睑裂变小,同侧面肌强直痉挛而使I=l角偏向患侧,使面部形象发生改变;
4级3级伴颈部肌肉痉挛抽搐,或双侧面部肌肉痉挛频繁发作,致睑裂、口裂均变小,且不可逆.
睁眼,喝水、进食、语言交流发生障碍。
1.2说明及命名
本分级评级标准仅适用局限于成年人面神经分布区肌张力障碍,全身肌张力升高或皮层下动脉硬化
脑病、椎体外系疾病伴随的面部肌肉僵硬,药物中毒等不适用。
临床命名可依据FacialMuscles
类推。
2.面肌痉挛的中医分型
该病绝大部分中医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达3,4级的严重面肌痉挛。但初发的面肌痉挛在联合用
药时有协同疗效,以下分型供参考。
2.1阴虚风动-N眼睑及/或面颊不自主抽动。时发时止,急躁或紧张时加重.休息或睡后或缓
解。多见于中老年人。或有头晕、耳呜、腰膝酸软。舌红,苔薄黄,脉沉细或弦细。
2.2血虚风动一侧眼睑及戚面颊不自主抽动,时发时止。劳累或休息不佳时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