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3季度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快速增长.doc

今年前3季度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快速增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年前3季度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快速增长.doc

今年前3季度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快速增长 (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 据海关统计,2012年前3季度,我国累计进口乳制品98.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26.7%;价值36.3亿美元,增长26.1%;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695.4美元,下跌0.5%。 一、今年前3季度我国乳制品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9月份当月进口量高位回落,进口平均价格环比止跌回升。今年7月、8月份,我国乳制品进口量连续2个月突破10万吨,到9月份当月进口量高位回落,为8.8万吨,同比增加20.4%,环比减少25.3%。同期,月度进口平均价格在连续4个月环比下跌后出现回升,当月为每吨3516美元,同比下跌11.4%,环比上涨6.3%(下图)。 (二)超8成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今年前3季度,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乳制品83.1万吨,增加24.8%,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84.6%。同期,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和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方式分别进口12.2万吨和2万吨,分别增加30.7%和1.5倍,分别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12.5%和2%。 (三)主要为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国有企业进口明显提速。今年今年%,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47.9%,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同期,自欧盟进口23.7万吨,增加41.1%,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24.2%,比重提升2.5个百分点;自美国进口16.1万吨,增加16.3%,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16.3%。 (五)奶粉进口占半数以上。今年前3季度,我国进口奶粉50.9万吨,增加22.3%,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51.9%。同期,进口乳清27.6万吨,增加21.7%,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28%;进口未浓缩未加糖的乳及奶油6.1万吨,激增1.4倍,占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3%提高到6.2%。 二、今年前3季度我国乳制品进口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国内乳制品市场需求旺盛,国际乳企加大对我国出口力度。受经济危机影响,欧洲失业率持续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直接导致欧洲本土乳制品市场疲软。而我国庞大的“母婴市场”显现出巨大商机,吸引大量国际乳企巨头加速并加大对我国出口力度。今年前3季度,我国自欧盟乳制品量增幅大于同期乳制品总体进口量增速14.4个百分点,对乳制品进口总量增加的贡献率高达33.4%。 (二)国内乳业安全事故频发,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乳制品依赖度提高。“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产乳制品始终不能摆脱质量安全问题。今年以来,光明、伊利、南山、蒙牛等知名企业再度相继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其中光明继优倍牛奶渗入清洗液、奶酪和黄油菌落超标等多起事件后,9月又爆出宝宝奶酪产品违规添加乳矿物盐事件,国内消费者对本土乳品信任难以提振转而更为依赖进口乳制品。在相关媒体今年对2146名消费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53%的受访者表示只购买洋奶粉。 (三)进口原料奶粉价格低于国产原料奶粉价格,国内乳企大量使用进口奶源。目前,进口奶粉价格在每吨2.2至2.4万元,而国产奶粉价格至少每吨3万元,即使加上国内运输等费用进口原料奶粉价格仍然低于国产原料奶粉价格,增强了国内乳企的进口动力。同时,为迎合国内消费者更倾向于进口乳制品的购买习惯,挽回消费者对其品牌信心,越来越多国内乳品生产企业使用进口原料,甚至采用直接在欧洲建厂的方式来获取进口优质奶源。 三、当前我国乳制品进口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低价进口原奶冲击国内原奶市场,上游养殖业出现危机。由于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奶农一直有较高的补贴,进口原奶本身存在一定成本优势;在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建立后,新西兰进口乳制品的价格优势将更加显现。目前,由于进口奶粉到岸价格不到每吨2.4万元,其中欧盟进口奶粉到岸价格仅每吨2.3万元,而国内乳品企业在当地奶源基地收奶制粉成本高达每吨3.4万元,企业每用1吨自产原料最多亏损可达万元。在乳业生产的主要原料全脂粉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调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乳品企业缩减采购国内奶源,东北原料奶粉主要生产企业完达山、光明、飞鹤乳业等已经限制收奶。国内大量生鲜乳出现过剩,不少奶户因鲜奶无处销售,倒奶、卖牛甚至杀牛现象再度出现,上游养殖业出现危机。 (二)部分低质乳制品“趁虚而入”,愈演愈烈的奶粉代购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在洋品牌趁国产乳品危机之际加速抢占中国市场之时,进口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逐步浮现。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7月进口不合格食品名单中,洋乳制品成为“重灾区”,涉及婴幼儿奶粉、奶油、液态奶等;据统计,2012年1月至7月,我国超过400吨的进口乳制品被检出问题,仅上海口岸今年上半年就查出16批次不合格进口婴幼儿奶粉。与此同时,“进口即为高质量”理念令消费者盲目偏爱进口乳制品,我国内地奶粉代购业务愈演愈烈。由于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