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食品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工程全日制085231、授权时间:2010。 二、领域简介 “食品工程”是食品制造、粮油及植物蛋白加工、农产品加工和水产品加工等工程技术领域的总称。按食品工程研究对象的技术特征,食品工程领域的覆盖范围为:产品研制开发、工艺装备、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企业管理、食品物流、食品包装机械、食品包装、食品加工引进装置的消化吸收、食品工程可行性研究等。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工程”领域在食品现代加工、食品工程装备、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方向形成显著特色。现有一支结构合理、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强、富于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遴选了一批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又具有丰富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实践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组成了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导师组,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三、培养目标 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生产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01.食品工艺 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和营养学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加工、保藏、包装、运输等因素对食品质量、营养价值、货架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实现食品工业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生产开发新型食品02.食品工程装备 研究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装备制造、设计,配置和质量监测与控制,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及实践创新能力的食品加工领域卓越工程师和领军人才。 03.食品质量与安全 研究食品中农药、兽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和生物毒素的检测方法和技术,食品中有害因子产生途径和转化规律。研究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安全课程 培养学生现代分析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能力 培养学生文献检索阅读、写作、英文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具有端正品行、热心服务及重视专业伦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 ◎ 第一外国语(一、二) ◎ ◎ 矩阵理论 ◎ ◎ 数理统计 ◎ 高级生物化学 ◎ ◎ 高级食品化学 ◎ ◎ 现代仪器分析 ◎ ◎ 论文写作 ◎ ◎ ◎ 公共实验 ◎ ◎ 学科前沿专题 ◎ ◎ 高级微生物学 ◎ ◎ 生物技术实验原理 ◎ ◎ 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 ◎ ◎ 生物统计学 ◎ ◎ ◎ 食品加工新技术 ◎ ◎ ◎ 现代分离技术 ◎ ◎ 分子营养学 ◎ ◎ 食品(生物)加工过程与控制 ◎ ◎ 食品(生物)工厂设计与项目评估 ◎ ◎ ◎ 实践环节 ◎ ◎ ◎ ◎ ◎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 ◎ 学术交流 ◎ ◎ ◎ ◎ ◎ 工作技术实践 ◎ ◎ 八、课程关系图 九、实践能力标准 本领域培养的研究生所具备的实践能力,须满足三个层次上的要求: 一般实践能力。掌握一些适应当前和未来职业活动、生活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等。 专业实践能力。掌握从事食品工程领域相关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具备进行科学研究、项目规划、产品研制、设备设计、工程强化、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技术改造的能力。 综合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完成食品工程领域中复杂任务和解决新问题所具备的实践能力,不仅能综合地运用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运用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十、实践教学地图 以上部分要求见《合肥工业大学“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指南”》 实践课程 专业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能力 助管、助教 ◎ 公共实验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 实践环节 ◎ ◎ 学术交流 ◎ ◎ ◎ 学位论文课题研究 ◎ ◎ ◎ 十一、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践教学采用学分制,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位课程不少于12学分。 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体现本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要加强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位课程合格成绩为7

文档评论(0)

sey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