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广东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广东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分析.ppt

06广东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分析 一、试卷与答题概况 (2)考生答题统计数据 二、试卷总体特点 (一)考主干知识,知识的覆盖面较大 选择题试题设计不采用题组选择题,选项的设置采用面设计,涉及多个知识点。例如第4题地理题,第7、8题历史题,第18题生物题,第33(3)题化学题等等 (三)图文表丰富,阅读量稍大,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2006年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形式活泼生动,共由15个图构成,充分考查了考生阅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试题的阅读量相对2005年的试题有所增长。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是因为今年的试题更注重试题的情境性和背景,注重试题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许多试题在设问前都会有一段背景材料; 其二是因为今年的信息题比去年有所增加,更加注重考查考生从众多繁杂的文段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最后,是因为“玫瑰花保鲜”的课题采用科学探究完整的步骤来呈现试题,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 (四)课题性试题采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作为呈现方式 “玫瑰花保鲜”的探究性课题,通过“提出问题,进行推测;查阅资料,获取信息;设计实验,实施探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4个科学探究完整的步骤来呈现试题,落实新课程科学探究学习方式。这也是今年综合能力试题的创新点之一。 (六)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体现广东地方特色 试题选材的背景大多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主题和课题的内容也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并且充分体现了广东的地方特色。例如试卷的第13题关于储蓄的问题,第16题关于青少年偏食的问题,旅游问题,以及玫瑰花的保鲜问题,背景材料都贴近广东学生的生活,让考生感觉亲切。 三、各科考生答题情况 1、基础知识不扎实 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各个学科的主干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观点、基本方法等。但是从考生答题的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理想,存在识记不全面、不准确,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等问题。基础知识的缺陷使考生在解答时缺乏扎实可靠的知识和理论依据,在表述答案时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第38题考查生命存在的有利条件,对于这种常识性的问题,学生答对率仅有35%左右;再如40题关于鸦片和南京大屠杀的填空题,仍然有不少考生答错。而在政治和历史的问答题上,由于理论不熟,运用不当,也导致题目的得分率偏低。 2、审题能力差,不能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阅读能力在今年的试题中要求较高,而很多考生在审题时不严谨不细致,审设问时抓不住知识范围和角度,或者是审题时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不能很好地抓住题眼和题意。例如第31题题目要求学生用概括的语言回答是哪两类国家,而不是答具体的国家名称,但是不少考生回答的是具体国家名称,有些考生虽然明白回答的是国家的类型,但是没有看清楚题目里面存在两个分类标准,两个限定条件“收入水平”和“空间距离”分别对应两个空,而是按照同一种分类标准把国家分为两类,填上“欧洲”和“亚洲”。 3、读图、据图得出结论的能力差 今年的试题图表语言丰富,考生的答题情况也反映出考生读图、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缺乏。 第31题和43题(4)都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试题内容,要求考生从图中读取信息,然后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或者根据图表作出结论的能力,从统计数据看,试题难度极大。统计图把数字形象化,利用几何图形反映数量间的对比关系。考生需要透过图形看懂不同统计数字所隐含的意义,否则容易得出无效的结论。例如43题(4),有些考生回答“海藻酸钠具有保鲜作用”便是无效的结论,因为这样的结论无须通过看图得出。 4、非智力因素失分严重 表现在: 一、错别字严重,例如第32题将将孙传芳的“传”写成“陈”,将吴佩孚的“孚”写成“夫”,将张作霖的“霖”写成“林”,等等; 二、计算结果错误,表现在物理计算题中,不少考生计算过程正确,但最后的计算过程却错误; 三、答题时将答案写在错误的位置,个别考生作答的试题序号与答题卡上的试题序号不一致,例如将37题的答案作答在36题的位置。 5、表达能力差 一是表述不规范,非术语化现象严重。例如正确处理酒精灯事故的题目中,出现“用沙子消灭”“把酒精灯盖住”诸如此类的说法,再如把“干燥”表达成“干爽”“干旱”等词语; 二是表达不够简洁,例如第36题,不少考生用很长的句子来表达“草原沙漠化”的意思; 三是表述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层次不清晰,特别表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