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与下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的长期影响评价——以滇池与抚仙湖沉积物象鼻溞(Bosmina)为例.pdfVIP

上行与下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的长期影响评价——以滇池与抚仙湖沉积物象鼻溞(Bosmina)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行与下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的长期影响评价——以滇池与抚仙湖沉积物象鼻溞(Bosmina)为例.pdf

.,.LakeSci.(湖泊科学),2015,27(1):67-75 http://www.jlakes.org.E-mail:jlakes@niglas.ao.en ⑥2015byJournalof Sciences 上行与下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的长期影响评价—— 以滇池与抚仙湖沉 积物象鼻潘 (Bosmina)为例 卢慧斌 ,陈光杰 ,陈小林 ,刘晓东 ,顾兆炎 ,张虎才 ,赵帅营 ,陈 丽 ,段立曾 ,张 自强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2: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极地环境研究室 ,合肥230026)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摘 要:近年来云南高原湖泊面临富营养化、渔业活动增强等多重环境压力的叠加影响,对湖泊的有效治理与生态修复 急需对多重压力下生态系统的响应模式进行系统了解.现有研究表明在系统生产力和捕食压力的不同配置下,湖泊系统 主要组成 (如浮游动物)的响应特征可能出现差异且捕食压力可能随营养水平的变化而改变,目前对云南湖泊生态系统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环境压力下的生态响应.本研究以目前分别处于重富营养和中一贫营养水平的滇池和抚仙湖为研 究对象,应用湖泊沉积物记录进行多指标分析,探讨受外来鱼类影响下两个大型湖泊浮游动物长期响应模式的异同.通 过象鼻溢生物量与个体大小等指标,重建了近百年来滇池与抚仙湖典型浮游动物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随着湖泊生产力 水平 (如沉积物色素生产量)的增加,2个湖泊中象鼻涵生物量显著增加,同时物种相对组成出现明显变化 (如Bosmina longispina被B.1ongirostris取代),指示湖泊上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的控制作用.同时象鼻潘的生物量、壳长与触角长度的变 化在 1960s与 1980s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与同期外来鱼类 (如银鱼)引入与渔业产量增加的时间一致.进一步应用多变量 回归分析与方差分解方法来定量评价上行与下行效应对象鼻滋生物量变化的驱动强度,结果表明富营养化 (沉积物色 素)和捕食作用 (象鼻潘壳长)对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的驱动强度 比较相似 (分别解释了生物量变化的77.25%和 83.59%),然而在滇池下行效应对象鼻潘生物量的独立影响比在贫营养的抚仙湖中更强 (分别为 15.46%和 10.39%), 上行效应对象鼻涵生物量的影响在抚仙湖要 明显强于滇池 (分别为69.74%和 19.67%),而在滇池上行与下行效应的相 互作用强度明显强于抚仙湖 (分别为42.12%和3.46%).结果表明随着湖泊营养水平的升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在2个 湖泊中均显著增加,而外来鱼类 (如太湖新银鱼)的引入和经济鱼类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造成了浮 游动物的生物量降低和个体减小.但在快速富营养化的滇池,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随营养水平的变化出现较强的依赖 性,而在总体处于中一贫营养水平 的抚仙湖 中此相互作用较弱.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水平 的大型湖 白中,营养水平的变化 幅度可以导致鱼类捕食压力的差异性变化,指示了对鱼类捕食压力的评价和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的特征分析需要考虑湖 泊的营养水平与富营养化过程的差异.总之,富营养化和外来鱼类的引入导致了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快速响应与结构变 化,因此对高原湖泊的生态修复需要考虑湖泊营养水平对生态系统结构与食物链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古湖沼学;象鼻涵;生物量;个体大小;上行效应;下行效应;滇池;抚仙湖 Thelong-term effectsofbottom-upand top-downforcingonzooplankton:An example frOm sedimentarybosminidrecordsofLakeDianchiandLakeFuxian LU Huibin’ , CHEN Guangjie,CHEN Xiaolin,LIU Xiaodong,GU Zhaoyan,ZHANG Hucai,ZHAO Shuaiying ,CHEN Li,DUAN Lizeng ZHANG Ziqiang (1:KeyLaboratoryofPlateauLakeEcologyandGlobalChange,SchoolofTouHsmandGeography,YunnanNormalUniver- sity,Kunming650500,P.R.China) (2:InstituteofPolarEnvironmen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230026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