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半夏散及汤之生半夏为散剂的意义.pdfVIP

论半夏散及汤之生半夏为散剂的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本经》谓其“主心腹气结,……溺有余沥,逐水”。三味配伍,均可入肺,而用治妊娠小便难者, “提壶揭盖”、下病上取之法也,以肺为水之上源,上窍一开,则下窍通利;又,三味均可入肝,肝 血得养,肝郁得解,肝火得清,则诸症向愈,因肝主疏泄故也。 本方配伍特点:苦甘寒温并用,肺肝同调,上下共治;半清半调,以补为通,以清为泄。 6当归散 方药组成:当归、黄芩、芍药、川芎、白术。(酒饮服) 主治病证:血虚湿热所致胎动不安等症。 配伍分析: 6.1当归、芍药、川芎相配:参当归芍药散中三味配伍分析。 6.2黄芩、白术相配:清热燥湿以安胎。“妇人之病,多半涉血,妊娠尤赖血气之调,方得母子 均安。初妊之时,胎元未旺,吸血不多,则下焦血旺,致气反上逆,是为恶阻,恶阻则中焦之气不 变赤而为水,是白术在所必需矣;血盛能致气盛,气盛能生火,黄芩泄气分之火而不伤胎者也。” 本方配伍特点:温清并进,以清为主;补利同施,以补为主;润燥并用,以润为主;肝脾同调,以 肝为主。在现代临床中还可用于月经病、产后恶露内停等其他妇科、生殖等疾病。 论半夏散及汤之生半夏为散剂的意义 唐瑛+ (泸州医学院,泸州646000) 摘要:本文考古今相关文献,探讨半夏散及汤之生半夏为散剂的意义。提出仲景对寒闭咽痛,重 视药物对咽部的直接作用,故采用散剂或煮散剂“少少咽之”。因生半夏有“戟人咽喉”的毒性,而强 调用量少(约0.3~0.79),用白米汤和服,以制约其对咽喉的刺激,且能充分发挥生半夏散结止痛的 作用。因此,方后“半夏有毒,不当散服”当为后人所加。 关键词:半夏散及汤;生半夏;戟人咽;寒闭咽痛 “半夏散及汤”见于《伤寒论》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 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方名“散及汤”,指可作散剂吞服,也可作煮散汤剂含咽。方后“半夏有 毒,不当散服”,似强调不能用散剂,与方名前后矛盾。而玉函、成本均无此说,故有观点认为系 为后人所加。本文考古今相关文献,探讨仲景生半夏为散剂的意义。 1仲景用半夏考 纵观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用半夏者计43方,其中《伤寒论》18方;《金匮要略》32方,其中 7方与《伤寒论》重复;另外还出现于4个方的加减中,足见仲景运用半夏占有广泛而重要的地位。 从剂型来看,散剂1方(半夏散及汤),煮散剂2方(半夏散及汤、半夏干姜散),丸剂4方, ·作者简介:唐瑛,女,讲师,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级博士研究生。E-mail:lzt锄gying@qq.com. 169 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 余均为汤剂。可见,仲景对半夏的使用以汤剂为主要方式。那么,明白能否用散剂?什么情况下用 散剂?对于安全使用半夏具有重要的意义。 半夏正品,古今都公认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记载有“多毒,不可久服”。因此,自《神农本草经》起, 历代的本草文献均将其记载为“有毒”。为减轻其毒性,在历代的医药书籍中,都要对半夏进行炮 制。1973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编撰出版了《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该书对半夏的炮 制方法收集了历代各种文献记载的有70多种。《伤寒杂病论中》半夏无论何种剂型,使用之前都要 “洗”。这在《金匮玉函经》有较明确的记载: “凡半夏咀,以汤洗数十度,令水清滑尽,洗不 熟有毒也。”半夏有毒,使用之前要“洗”,而且要用“汤”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汤,热 水也”,因此“以汤洗数十度”就是用热水反复泡洗几十次,直到水液清澈,令半夏“滑尽”,即 半夏本身的“隙涎”被除掉。《雷公炮炙论》言:“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 因此,仲景炮制去毒的方法是以“汤洗”进行,要求洗至半夏“水清滑尽”,才可入药使用。考《药 典》2010年版:“生半夏,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可见,仲景使用半夏类似现生半夏。 《药典》载生半夏的用法“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外用适量。”记载半夏炮制品3种(法半夏,清 半夏,姜半夏)。从《药典》看,生半夏因其毒性,现代已经不主张内服使用。那么,仲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