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面神经麻痹的程 (House-Brackmann 分级系统)[J].中国微侵神经外科杂志,2005,10(3):107.
[2]张通.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M].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87-190.
[3] 巩淑 飞, 王淑 娟 , 吴 绵蓉 .352 例 周 围性面神经 麻痹 的综合治疗 [J]. 中国康
复,2005,20(6):353-353.
[4] 杜广中,张磊.针灸防治神经系疾病的适应证及其优势[J] .医学与哲学,2006,27 ( 10 ):73.
[5]南登昆.康复医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1.
头体针加艾灸在急性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康复中的临床研究
1 1 1 1 1 2 2
阙庆辉 吴成翰 李俐 郭毅坚 廖燕锬 林栩 郭飞
(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3;2 福建中医学院;福州350003)
[摘 要] 目的: 探讨头体针加艾灸在急性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影响,寻找一种最有效
的方法治疗该病。方法: 将 60 例急性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配合艾灸
的研究组与常规体针取穴的对照组,经过 2 个疗程治疗,并采用改良后的
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测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
间H-B 评价值P0.01 具有显 意义,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头体针;艾灸;疗效
面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面瘫为 “口眼歪斜”“口僻”等,面瘫
一疾远在我国五千多年前的 《黄帝内经》书中就有了记载。西医称之为面神经麻痹。据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显示:每年的发病率为0.8%,目前我国约有510 万人数,其中有
大部分的人因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等原因没有康复,并迁延不愈。而且,从本研
究者 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面瘫患者的数量有不断增多和发病规律性不清的趋
势。它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从一定程 上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社会、家庭带来
一定的负担。同时由于该病破坏了人的容貌,病程较长,给患者精神上带来的伤害不亚
于一般的疾病。所以面瘫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生理上的不适与痛苦,也带来了心理的疾
[1]-[3]
患 。因此,对面瘫这样的常见多发病,在急性期即介入治疗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
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尽快恢复容貌,恢复正常生活。这对减轻
社会、家庭乃至患者的精神负担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是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案在该病的
*基金项目:福建省 育厅科研项目 (JA07126)
第一作者:阙庆辉,(1963- )男,主任医师。E-Mail:queqinghui@
123
急性期介入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2009年间本院针灸科门诊与神经内科门诊收集急性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病
[4],
例。根据 《实用内科学》第 二版中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GB/T16751.2—1997)的标准,排除由带状疱疹、肿瘤、
外伤、术后、先天因素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排除年龄大于70 岁,
发病大于7 天的,合并严重肝、 、肾疾病的患者,纳入60 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周
围性面瘫,属中医风寒型患者,并将其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从就诊之日起
开始治疗。
入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 例,男13 例,女17 例;年龄 16-62 岁。对照
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 15-64 岁。两组在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
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方法
研究组(A):取患侧穴位:攒竹透精明,阳白透鱼腰,太阳,下关,地仓透颊车,
夹承浆;头针取对侧颞前线,针尖向鬓角方向,分两段接力刺入,取百会穴,针尖向前
神聪方向,与头皮成30 切角;手法:1 寸,1.5 寸华佗针,平补平泻。悬灸法灸下关,
翳风穴 10 分钟;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吞咽障碍护理的ppt课件.pptx VIP
- PROTEUS-V8中文版介绍.ppt VIP
- 精准落实语文要素五策略 .pdf VIP
-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图书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VIP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ppt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规范、标准整理:TCSUS 17-2021 古道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导则--------工程交流群加vx:gqq5616.pdf VIP
- 在2024年全市第四季度“12345”热线不满意工单分析研判会上的主持词.docx VIP
- 云南省重大项目办公室 云南省各地州市2015年重大建设项目.doc VIP
- 评标专家评标流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