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字际关系的界定与表述析论
——以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注释为考察对象
罗卫东
摘要本文以实例分析、讨论了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对于汉字字际关系的界定与表述。该套教
材存在部分概念界定不明晰、表述不统一以及字际关系判断不准确的情况,例如将通假字界定为异体
字,将古今字界定为通假字,将异体字界定为通假字等。
关键词字际关系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一、问题的提出
每~历史层面的汉字系统,其数量众多的汉字不是一盘散沙,这些汉字因为历时传承、共时使用
的情况,字与字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即字际关系。汉字的字际关系包括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涉及词际关系)等。我们在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本科生讲授“古代汉语”课程时,使用王力先生主
编的《古代汉语》,该教材是在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讲义基础上改写完成的,由王力、萧璋、刘益之、许嘉
璐、赵克勤、吉常宏、马汉麟、郭锡良、祝敏彻等九位先生负责执笔。该套教材共四册,截至列2007年1
月已经再版3次,印制了45次,共7322600册,足见其影响范围的广大。笔者发现该套教材对于汉字字
际关系一特别是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界定、表述以及判断有值得分析、讨论之处,因此革成此文,
就教于人家。
二、王力《古代汉语》教材对字际关系的界定及表述探讨
从历时传承角度分析,不同时期记录同一词的不同汉字形体关系属于古今字,从共时使用角度分析,
同一时期记录同一词的不同汉字形体的字际关系是异体字。通假字也是共时层面的字际关系,不过它涉及
到两个词。‘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通论(六)”讲解了“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等¨1静175,‘古
代汉语》第二册“古汉语通论(十六)”讲解了通假掣l】54‘卜550。
“通论“(六)用“责”、“舍”为例字说明什么是“古今字”,说文解字》里没有“债”,十三经》
中没有“拾”,当初“债”、“拾”的概念由“责”、“舍”承担,“由此看来,‘责’、‘舍’等是较古的字,‘债’、
【Jj王力等.古代汉语[耐].北京:中华书局,1999.
121裘锡圭.文’#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31-Fjj.:F力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j版杜,1986.
141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M].转引自汉语人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
‘拾’等是比较后起的字。我们可以把。责债’,‘舍拾’等称为古今字”【1】订1。《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没有明确给出古今字的定义,教材用例字说明古今字是记录“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通行时间往往有前
后。在前者就是在后者的古字,在后者就是在前者的今字”【2j删,在“通论(六)”中,教材编写者都埘“某,
后来写作某”的格式表述古今字: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二年》)
(后来写作避。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后来写作蹦)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后来写作嬖。)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
(后来写作譬。)
“文选”注释中也多用。某,后来写作某”的格式表述古今字: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左传·隐公元年》)
(第9页注释[12])大(tai),后来写作“太”。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第12页注释[3])舍,放着,后来写作“拾”。
不如小决使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第4l页注释[13])道,疏导,后来写作“尊”。
《古代汉语》教材“文选”注释在分析部分古今字时,存在表述不统一的地方。有些汉字,它们的字
际关系属于古今字,但是教材编写者没有用“某,后来写作某”的表述方式。这样就给人们判断字际关系
带来疑惑:这些汉字是否是古今字?例如:
神所嘱依,将在德矣。(《左传·僖公五年》
(第19页注释[8])嘱(ping),即后来的“惩”。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自皙,疏眉目,美须髯。
(第767页注释[5])须,鬃,嘴下边的胡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