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从修辞角度看英语幽默的语言特色
王燕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传播系,湖南 长沙 410100)
摘要:幽默,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种文化现象,更是语言的一种特质。正是因为其鲜活、生动的特点才使得语言如此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说,幽默的产生有时是源于对语言规则的违背。本文试图从修辞的角度阐述英语语言中幽默的诞生及其语言特色,从而提供一种欣赏理解英语幽默的方法和角度。
关键词:修辞;英语幽默;语言特色
一.引言
幽默,是种语言现象,也是种文化现象,更是语言的一种特质。幽默的神妙之处在于其用简单、诙谐的语言来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忍俊不禁。循规蹈矩的语言,因为有了幽默,而显得是那么的鲜活生动,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是因为有了幽默的点缀,而变得绚丽多姿,充满欢乐。英语幽默,存在于英语国家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已完全溶入其文化的血脉和民族的个性细胞中。传统意义上看,西方文化传统似乎更蕴涵幽默成分,这可以从他们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从乔叟(Geoffrey Chaucer)到马克.吐温(Mark Twain)以及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他们无不是幽默大师。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才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所以,研究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的人,不能不懂得欣赏英语幽默。幽默的产生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既有其共性的成分,也有其相异的特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种语言中令人喷饭的幽默到了另一种语言文化的人那里却无动于衷的原因。英语幽默的产生缘由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通过音、义、形“扭曲”致变而产生的,也有逻辑修辞绝妙搭配而来。本文主要从修辞的角度来讨论英语幽默的生成。
二.修辞视角下的幽默生成及语言特色
结构主义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制约于一套规范系统的。社会的规范在于“集体心智”(collective mind; Emile Durkheim);心理上的规范在于心理机能;而语言的规范则在于语言规则。美国语言学家惠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认为,语言是种制度,正是许多类似的制度而构成了一个社团的文化。而且,语言具有“符号性、任意性、惯例性、不变性和可变性”特征。乔姆斯基(N. Chomsky)认为:语话的生成和组合必须符合语言和人们千百年来在使用该语言过程中所约定俗成的规则。否则,就会产生像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这样荒谬且无意义的句子来。于是,他提出选择概念(selectional restriction)Paradox)说话者言论前言不对后语,结论与立论产生矛盾而致幽默。
如: A reporter called on an old fellow who had just celebrated his hundredth birthday and asked him a few questions. “To what do you attribute your longevity?” asked the reporter. “I never smoked, drank, or overate, and I always rise at six in the morning.” “But”, protested the reporter, “I had an uncle who acted in that way, yet he only lived to be eighty. How do you account for that?” “He didnt keep it up long enough,” was the calm reply.
百岁老人庆祝了他的一百岁生日,当一名记者向他讨教长寿之道时,他娓娓道来,列举了不吸烟、不喝酒以及不暴饮暴食、准时起床等好习惯。而当记者问到他叔叔也有同样的好习惯却没有活到一百岁时,老人说:那是他家叔叔“坚持得不够长的缘故。”老人实际上是答非所问,转移了主题,造成自相矛盾。他把记者叔叔之所以在八十岁以后没有像他那样再活二十年归咎于其八十岁后没再坚持那些好习惯。正常的逻辑是:他活着就能坚持,他死后就无法坚持。
2.讥讽(Sarcasm)讥讽是英语幽默中一种使用较多的手法。说话人用较尖刻的语言,或抨击时弊、揭露丑恶、虚伪,或嘲笑无知、愚顽。请看:
My brother was “going steady” for the first time and was anxious about meeting his girlfriend’s parents.
“Well.” my mother asked on his return home,
“how did it g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