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面游览区欧风建筑的保护和整治.pdfVIP

广州沙面游览区欧风建筑的保护和整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沙面游览区欧风建筑的保护与整治 华南建设学院建筑系 杨宏烈 提要:广州沙面岛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其150多座近代建筑具有浓郁的 欧陆风情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开辟沙面游览区是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一种最好 ● 模式.本文从现实状况出发,提出了游览区的规划要点和整治法则。 沙面,这个位于珠江河畔的小岛,在相继被命名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羊城第 九景之后,去年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三月,广州市科协、广州 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决定将沙面开辟为欧陆风情游览区。围绕这一主题,再次进行总体规 划,对岛上150多座近代建筑进行维修、整治、再利用,进一步改善环境,加强园林化 建设,营造凝聚欧陆风情、为世界各地游客观光留连的旅游街区、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 阵地、城市环境生态平衡的典型,无疑是一项英明的决策。 为响应政府号召,我们进行了多次实地踏勘、现场测绘,试对沙面这个西式建筑的 大观园的恢复整治作一初步探讨,希望这些建筑瑰宝、历史见证,获得国人普遍的尊重、 精心的保护、含理的利用。 一文物保护的最好模式 l 保护沙面建筑的最好模式就是建立风景游览区。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早就有 『 这样一个潜在的模式形象。 风景游览区的基本条件是具备足够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资源。除天然山体之外, l 沙面有江涌港湾,有古树名木,有花坛草坪等丰富的自然风景要素,怡人喜人的小气候环 r 境,乃市尘里的绿洲,足以满足构建风景游览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沙面的价值首先在 于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众多的文物建筑蕴藏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要素(圈1)。 沙面原是毗邻当年中国外贸区珠江畔的一片沙洲,清代称“拾翠洲。”1859年。第二 P● 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帝国主义借口要恢复被焚烧的十三行商馆,看中了这块进可攻、 退可守的有利地形,便胁迫两广总督把沙面租借给他们,然后在《天津条约》所定600 万两白银的赔款中提取基建费用,人工开挖沙基涌,边坡砌上花岗石,把沙面筑成四面 环水的小岛,迫迁中国居民,拆掉炮台,仅架东、西二桥出入。1861年9月3日签订为 期99年的《沙面租借协定》,0.3km2的沙面正式沦为广州的“国中之国”。 沙面见证了这段令国人深感耻辱的历史,也见证了它的新生。1959年,周总理来到 沙面视察,他批示要保持沙面旧貌,让其作为半殖民地历史的见证。不久,沙面地区整 治委员会宣告成立,国家拔款700万元开始了以清理占用楼宇单位为主的首次整治行动。 1984年又进行了以基础建设为主的第二次整治,岛内重铺水泥路,重建排水管道。去年 又开展了以“扮靓”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大规模整治活动,岛上建筑粉饰一新。 然而,上述多次整治活动,仅是一种被动的旧房修膳行为。因没能建立明确的目标函 数或使用模式,故没能达到整体保护的目的,历史文化大环境还是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沙面建筑尽管为异国情调,兴建缘由为他国所迫,说不上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但它毕竟 还是用中国的材料、由中国的工匠、在中国的土地上、适宜中国的气候环境所建的建筑。 它属于由传统木构到现代建筑转型期的中国建筑。它的影响在空间上延伸到中国内地广 大城乡,在时阃上直到今天均被国人认可、接受。历史不应有断代和空自。我们保护沙 面的建筑,就是保护对这段历史文化的回忆、反思,启示对未来文化的瞻望与思考。 建筑具有一定的独立于社会背景之外的特性。建筑与社会之问的时差,是由建筑的 相对永久性所产生的。旧社会被推翻,帝国主义分子被赶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