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质沙雷氏菌对棉铃虫_菜青虫致病力及田间控制的研究初报.pdfVIP

粘质沙雷氏菌对棉铃虫_菜青虫致病力及田间控制的研究初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8 卷 第 3 期 天 津 农 学 院 学 报 8 3 V o l N o 200 1 年 9 月 Jou rn a l o f T ianj in A gr icu ltu ra l Co llege Sep tem b er 200 1 文章编号 1008- 5394 200 103- 0028- 03 粘质沙雷氏菌对棉铃虫、菜青虫致病力及田间控制的研究初报 1 1 1 1 2 2 陈秀为 范 寰 陈 融 于向君 兰洪霞 孙伯芝 1 天津市农业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天津 300 192 2. 天津市武清区植保站天津 30 1700 摘   要 从棉田中自然死亡的棉铃虫体上分离到 1 株粘质沙雷氏菌经实验研究该菌对棉 铃虫、菜青虫、甜菜夜蛾具有致病力和田间控制作用 关 键 词 昆虫病原菌 粘质沙雷氏菌 农业害虫 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435  文献标识码 S A 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利用昆虫的病原微生物这些昆虫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 菌、病毒等它们广泛散布于自然生态环境中作者 2000 年在天津市武清区棉田中采集到自然死亡的棉 铃虫从中分离到 1 株昆虫病原菌 经鉴定为肠杆菌科En terob acter iaceae 沙雷氏菌属S erra tia 粘质 沙雷氏菌S erra tia m a rcescens 并对其致病力及田间控制做了初步研究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 1 病原菌的来源 分离自田间自然死亡棉铃虫体经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 1. 2 供试菌液 用 培养基培养并稀释不同浓度供试 培养基成分 蛋白胨 10 、葡萄糖 20 、酵母膏 SDB Y SDB Y g g 2 、水 1 000 、 6. 5~ 7. 0 g mL pH 1. 3 供试昆虫 本实验室人工孵化后用人工饵料饲养的 3 龄棉铃虫幼虫 9 ±2 m g头田间自然生长的菜青虫 幼虫、甜菜夜蛾幼虫、棉铃虫幼虫 1. 4 实验方法 1. 4. 1 养虫管法 选用 24 h 时龄前后的3 龄棉铃虫幼虫9 ±2 m g头饥饿 24 h 后将其放入装有人工饵料的养虫 2 管中人工饵料事先用供试菌液浸泡设 3 个处理每个处理菌液浓度分别为每毫升含菌量 1 ×10 、1 × 4 6 10 、1 ×10 个每种浓度设 20 管每管放 目标昆虫 1 头对照饵料用空白培养液浸泡 从 24 h 开始记录 死亡虫数每 24 h 计数 1 次记录到 96 h 计算死亡总数及致死率 1. 4. 2 平皿放养法 由田间采回的菜青虫 30 头饥饿 24 h 后饲喂用供试菌液浸泡过的白菜叶子菌液浓度为每毫升 9 含 菌量1 ×10 个对照5 头饲喂用空 白培养液浸泡过的白菜叶子全部 自由采食分别记录2 4 h 、 48 h、72 h 目标昆虫死亡头数计算致死率 1. 4. 3 盆栽棉花放养法 选用盆栽已结桃的棉花放入纱罩中防止棉铃虫逃逸每棵放养人工饲养的3 龄棉铃虫幼虫 3 头 收稿 日期 200 1- 06- 12 基金项 目 天津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 目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