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doc

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学原理 1.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0分) 2.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0分) 3.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20分) 4.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一例做深入剖析。(20分) 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有教无类 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3.苏格拉底法 4.《初等教育法》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 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概括化理论 2.努力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2.论述成败归因理论。 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教育学原理 1.【解析】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1)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认识基础 (2)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 (3)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1)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能力的提高依赖于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能力的提高) (2)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能力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2)智力因素要以非智力因素为内在动力,非智力因素又要以智力因素为服务对象 (3)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2)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2.【解析】 3.【解析】 4.【解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后,基础教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无两有”、“三教统筹”、“两基验收”、“普九达标”等举措一个接着一个,推动基础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但由于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我国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单一。 (2)地方财政困难,教育投入少,办学条件差。 (3)农村中小学辍学率有所反弹,实际辍学率远远高于各样上报数据。 (4)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5)城区和经费发达地区教师超编严重,而边远地区或贫困地区教师却严重缺编,且学科配置很不合理。 (6)职业技术教育缺位,教学内容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 (7)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严重。 (8)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和手段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9)滥发教辅资料、学生用书经费远远超出物价局审核标准。 【科兴点评】本题属于开放题,灵过性比较强,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解析】对于“有教无类”的原意历来有不同理解,关键在于对“类”作何解释。一般认为“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践切实地贯彻了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于平民。“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它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2.【解析】1912 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成为制定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3.【解析】参考答案参见2

文档评论(0)

sey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