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1-18梁邱一中 代厚俊.doc
第十八课 战略大决战
梁邱一中 代厚俊 朱文海
【学习目标】
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国民政
府的覆灭
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
难点:对于武器和装备等方面都占绝对
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迅速失败的原因的认识。
【自主探究】
一.战略决战——
1.“关门打狗”决战东北——辽沈战役
时间 部队 领导人
解放军迅速攻占 ,切断
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
过程 被困在 的敌人,一部分起义,一部分投降
接着解放军攻克 ,解放东北全境。
意义:
大军合力战淮海——淮海战役
时间 部队 领导人
中心地区
意义
兵临城下 直取平津——平津战役
时间 部队
把敌军分割包围在 、
、等孤立据点,使华
过程 敌军成了“瓮中之鳖”。
解放军先后攻克 、 等地
北平国民党军队在 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
意义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队 4.三大战役 多万人
意义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1. 年 月, 和 向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作战命令。
2. 日, 解放,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合作探究】
1.陈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结合下图,分析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积极支前
2.在解放北平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和平的手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的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双方的武器装备 接收了100万日军的装备,还取得了美国的大量武器装备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的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的地区 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和偏远地区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年内就打败国民党?(请从战争的性质、民心向背、指挥决策、军队士气等方面进行对比说明。)
【当堂达标】
1.1948年8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三次主力大决战不包括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毛泽东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这里的“门”指的是
A.沈阳 B长春市
C.锦州 D北平
3.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 ?????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4.平津战役后,北平的文物古迹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对些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傅作义 D杨虎城
5.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 )
A. 台儿庄战役???? B. 淮海战役???
C. 辽沈战役??? D. 平津战役?
6.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
C.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7、“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8.南京国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课时提升练2.doc
-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地球仪与地图第1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地球仪与地图第2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2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6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