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稻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和其展望.pdfVIP

湖南省水稻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和其展望.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间诱变育种与粮食安全高层论坛论文选编 湖南省水稻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彭选明,庞伯良,彭伟正,杨 震,庞爱军,石纪成,张渊海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长沙410125) 摘要本文介绍了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尉研究所利用高空气球处理水稻干种子的 育种情况,利用卫星搭载、Y射线单独及复合处理杂交水稻父本、母本的诱变效率 等研究进展,并提出发展水稻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空间诱变恢复系两系不育系 资源 空间诱变育种又称太空育种或航天诱变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将农作物 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空间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因素), 对农作物种子进行诱变,引起生物染色体畸变,进而导致生物体遗传变异,经地面种植选育 新种质、新材料,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育种的新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目前地面诱 变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的种质材料和基因资源,为选育突破性新品种创造条件。 我国自863计划实施以来,空间植物学的研究被列为空间生命的研究计划。1996年湖 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参加了由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科学及应用专家组主办的 “863.2空间诱变育种研讨会”,广西农业大学为我们提供了由高空气球搭载处理的“中作 59”、“海香等21份后代材料,拉开了我所进行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序幕。1997年以来, 多次得到院长基金的支持,2000年被列为省政府农村办公室的湖南省“九五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被列为我院院长基金课题。经过多次卫星搭载处理了一大批材料, 使我所的航天育种项目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1新种质、新品种的选育 1.1优异新种质的选育 高空搭载晚粳品种“中作59、“海香诱变处理后,得到了许多不同于原品种的变异 材料,表现出很宽的变异谱,在株高、生育期、穗型、稃尖颜色、育性、籼粳类型、粒型、 种皮颜色和育性恢复能力上均有较多变异。很多变异对育种有很大的直接利用价值,如早熟 变异,最早的从播种至抽穗仅需65天,全生育期约为100天。在穗型变异上,长穗型变异 最长的达29.8em,且结实率较高。大穗型变异,粒数最多的达450多粒,有的枝梗数增多, 出现了枝梗基本平头的大穗型变异。“中作59原是典型的粳稻品种,经高空诱变处理后, 有的变成籼稻,有的变为了籼粳中间类型。米质上,有些变得非常优良,这对当前的优质米 74 宅间诱变育种与粮食安全高层论坛论文选编 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粒型上,有的粒型已变长、变大,有粒长达1.1cm且米质好的 材料,这对提高优质稻米产量很有利。种皮颜色,有变成深紫色、紫褐色和茶色等特殊材料, 且米质很好。还有一批具有超高产育种“理想株型的材料,特别是对胞质雄性不育不具恢 复能力的材料变成了对胞质雄性不育具有恢复能力的材料,这对创造新的恢复系来源具有重 要意义。 1.2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 等三系不育系和培矮64S二系不育系配组测交,筛选出几个较好的杂交组合。 培两优721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于2001年3月通过长沙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定。该组合是利用两用不育系培矮64S与Y射线辐照高空诱变后代材料选育而成的SP721 073.5ha-1, 作父本选配而成。主要表现为产量较高,米质优。1999年区试4点平均产量6kg 比对照威优64增产7.6%,全生育期120d。2000年续试平均产量6930ha1,比对照湘晚 kg 509 籼6号增产12.74%。2001年省区试13点平均产量为7ha1,比对照略微减产,未达 kg 575 14.7 显著水平,最高产量为8 ha1。全生育期ld。2001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监督检验 kg 测试中心测定表明,该品种糙米率82.7%,精米率75.8%,整精米率73.2%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