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丽江纳西族商人兴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丽江纳西族商人的兴衰 周智生 近代丽江纳西簇商人的戚长兴衰,是纳西族史研究中不可或 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人们如火如荼的商务活动不仅为近代丽江 及周边地区商业的发展繁荣、滇藏贸易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卓越贡 献,而且也是促进近代丽扛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动力。可以说, 近代纳西商人是近代纳西族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遗憾的是, 学术界还未曾有人对近代丽江纳西族商人做出过专门具体的介绍 和研究。一些甚为难得的介绍总的说来仍过于简单粗略,让人难 以领略发展全貌。相关介绍和研究的缺乏不仅给纳西族史的深入 研究带来了缺撼和不足,圉时也导致了“纳西族天生缺乏商品观 念”,“纳西族历来没有商人”等误解。鉴于此,本文冀图理清近 代丽江纳西族商人的发展线索,大致勾勒出商人的发展状况,并 在此基础上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近代纳西族商人依存的发展环境 1.得天独犀的地理备件与人文环境 自古以来,丽江就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其地处青藏高原 南部横断山闻的纵谷地带,高山与峡谷之问。条条纵列的河谷, 40 玉振金声探东巴 自古就是滇藏川问民族迁徙、人员往来、货物交流的天然走廊。 丽江可北上藏区、南下大理、东联蜀川、西出缅印,其特殊的地 理位置,决定了丽江成为内地进藏之门户, “西藏出入之咽 喉”。o 历来重要的交通枢纽,往往都是各种文化的传播汇聚之区, 丽江也不例外。由于历史上汉、藏、白等民族与纳西族先民往 来频繁,借助各种形式如战争、民族迁徙、商贸等促进了文化 交流.加之纳西族先民开放广博的胸怀、谦虚好学、兼收并蓄 而用之的态度。使丽江较早确立了多元文化汇聚并存的社会文 化结构。由于文化构成上的这一种多元性,使各种信仰不同、 文化背景迥异的外来民族商人能在丽江找到自己身心皈依的安 身立命之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商人能在丽江充分施展自 己的才智而较少受文化隔阂的影响。而在多元文化的陶冶浸澜 下,近代丽江纳西族商人得以充分借助这一文化优势活跃于滇 藏贸易的商业舞台上,结缘互助于藏、汉、白等民族商人中间, 充分显示着多元文化并存汇聚赋予纳西族商人的独特而丰富的 文化内涵。 2.清代瀵藏商贸道路的畅通厦稳固 清代,中央政府对藏区的有效管理得以实现。并曾将其汛塘 制度一直推行到滇藏边境。据方国瑜先生考证,清代丽江所辖中 旬厅内设中甸、奔子栏、格咱三汛,领二十四塘;维西厅内设鲁 甸、拉散古、其宗、赖普、阿墩子五汛,领二十四塘,拨维西协 西两营兵分防。o滇藏边境由于地处边远、偏僻之区,因而历来 是匪息、民族冲突的多发区,而今清政府设塘防守。滇藏贸易在 o(清)管学宣等绾:乾隆伯目扛府志略·序。 o相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下卷.第1230~1231页,中华书局 1987。 近代丽江纳西族商人的兴衰 4l 这一地区的安全转运也就有了保障。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数次请求通商的达赖喇嘛干都台 吉又再次“求互市于金沙江”,云贵。总督范承勋以金沙江属内 地.奏请于中旬互市,遂设渡通商贸易。”①这一举措,对于滇 藏贸易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使“滇藏茶叶交易形 成定制,有了稳定的渠道和交易市场”,o而且为滇藏双方的商 客往来提供了大规模商贸的可能性。因为清廷此前一直奉行“以 茶治边”的政策,控制迸藏茶叶数量,严禁私茶出关。可是从达 赖嗽嘛数次要求互市的迫切需要看,正式设渡贸易前已经有一定 数量的滇茶出关,并在藏区颇为走俏,并有较大数量的潜在消费 需求。所以,康熙二十七年的这一举措,极大鼓舞了滇藏双方各 民族商人互往通商的积极性。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70年),都统五哥、副都统吴纳 哈领满兵二千名,鹤丽镇总兵赵坤、永北镇总兵马会伯领绿旗兵 一千五百名及丽江么些兵五百名出金沙江,会川兵进藏。”@此 次JiI滇大军会同进藏.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督运援藏兵口粮浩 浩荡荡前往藏区平定叛军。虽然逮只是一次军事行动,但它实际 却成为对滇藏通道畅通程度的一次大检验,并且为该通道作了一 次设施和安全上的大清扫。 3.丽江作为滇藏商贸中转站的形成 乾隆年同,丽江府大研里集市已是。撒隘嚣尘,环市列肆。 日中为市,名目坐街。午聚酉散,无日不集.四乡男妇偕来”。回 当时大研里集市由四条街道组成,分别是“巩本芝”(今四方街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