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萁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pdfVIP

紫萁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石志红,何建涛,常文保.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叨.大学化学,2004,19(1):33-39. 【14】任全德.中药指纹图谱指控技术的意义与作用川.中药材,2001,4(4):235-239. 【15】曹进,叶兆波,车镇涛.大中药复方的色谱指纹图谱应用研究叨.中成药,2006,28(3):313-317. 【l 【17】沈岚,张粱,冯怡等.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谱效关系研究阴.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2):2658-2661. 1. 【19】侯春久,郭建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芎麻汤分煎、合煎剂分分析比较阴,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接收待发表,201 【20】吴茜,毕志明,李萍等.基于整体观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研究新进展田.中国药科大学 学报,2007,38(4):289-293. B,John H.Gastrointestinal and andClinical 【21】LaurenceW,Georges absorptionofdrugs:Methodsstudies[J].Fundamental Pharmacology,1999,13:154-168. 【22】陆茵,段金廒,丁安伟等.应用新技术研究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思路和方法【刀.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 (6):19-23. 【24】杜冠华.药物筛选技术与中药现代化阴.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0,2(4):47—52. [25】杜冠华.高通量药物筛选与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成药,1999,21(5):268-270. [26】曹玺.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2).44.45. 紫萁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崔文高增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 I摘要l目的综述紫萁属植物的研究概况,的研究进展加以阐述,并提出了紫萁属植物的研究展望,以供 研究和应用参考。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从植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食用价值等 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紫萁属植物主要含有甾类、酯类、苷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 活性,并且紫萁和分株紫萁的地上部分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结论紫萁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均值 得深入研究和迸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紫萁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随着非典、禽流感、超级细菌等感染性疾病的出现,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越来越受到青睐,贯众 Thtmb.)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为传统中药“紫萁贯众”,是 为清热解毒中药之一,紫萁(Osmundajaponica 288 传统中药贯众的主要流通商品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之功效,用于疫毒感冒、热毒泻痢、痈疮 肿毒、吐血、便血、虫积腹痛等,被收载于我国现行版(2010年版)药典一部【11。为了进一步研究紫萁贯 众,本课题组对紫其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紫萁属植物资源概况 Linn.产于北半球,其代表种分布于欧、亚、北美三洲【31。 Todea和Leptopter特产于南半球,紫萁属Osmunda 紫萁属约有15种植物,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热带,我国有8种【21,见表l。 2.紫萁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从紫萁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出多种化学成分和营养元素,现分述如下: 2.1甾类、苷类及酯类化合物 早在1968年国外学者从紫萁和分株紫其中分离出坡那甾酮A、蜕皮激素、蜕皮甾酮【31,此后,国内外 学者从紫萁deh-离出紫萁内酯[41、紫萁St51等多种化合物。其名称、结构式、来源及文献见表2。 表l 我国紫萁属植物分布概况 289 表2紫萁属植物中甾类、苷类及酯类成分一览表 类型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