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
[50]t,l庆.岳小强。邓伟哲。等.应用舌诊综合信息分析系统对原发性肝癌舌质颜色的定量分析[J].中西医蛄合学报,
2003。l(3):180—182.
5l 陈松鹤.梁嵘,王召平.等.健康体检人群中齿痕舌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0-21.
52 肖景文,魏爱红,黄世林.中医舌诊与舌微循环检洲[J】.微循环杂志,2002,12(1):36-40.
53 诸凯。张伯礼.马一太,等.中医舌诊中的生物传热问题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2):58_61.
54 林雪娟.运用信息融合技术建立心痛瘀血舌象特征信息库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44.
55 李乃民.黄勃.刘珊,等.213例厚形舌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2):91.
56 西原展一。史戢祥..酒谷薰.健康.A.6-诊及面部望诊的可视光组织氧监测研究[J].中医研究.2009,22(11):18-21.
57 西原展一.吏裁祥,酒谷薰.应用可视光组织氧监测评价冠心痛血瘀证舌诊的研究r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
志.2009.7(11):1274一1276.
中医四诊仪器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国际挑战
汤伟昌
(上海中医药大学)
摘一:本文对国内外中医四诊仪器研究发展的现状作了详细分析。着重对近几年中、日、韩在四诊研究方面的发
展现状作了分析。并从“体制、组织形式、技术条件,研究内涵及进展”等角度比较分析了中日韩在这个领域各自的优势。
指出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的对策。
关键词:中医四诊四诊仪器
从七十年代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医四诊信息客观量化的问题,从精研理论、四诊信
息分析方法、仪器研制及临床应用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诸如脉象仪、舌象仪等还得到
了一定的应用。
在国外以往的研究中,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进行过这个领域的研究。但由于他们缺少中医基础理论的底
蕴.一般来说他们的研究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限.很少能结合中医的理论做深入研究。然而.近几年随着中医不断地
走向世界,中医同国外交流的不断增加,国外许多学者和相关企业也都在抓紧对这个领域的渗透和研究,特别是韩国和
日本。因其是中国的邻邦,历史上本来就与中国有着许多密切的联系。对中医文化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此,他们在这
方面的快速发展必然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及时掌握国际研究、发展动态。充分发挥自身优
势,保持我们在中医诊疗设备领域的领先局面。
去年三月.笔者在日本东京参加了“日中中医诊断学研究学术研讨会”。8月底.受韩国首尔召开的“2010第五届国
际生物技术大会”以及韩国东方医学研究院邀请.又前往韩国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传统医学研究论坛”上作了中医
脉象研究进展的报告.会后参观了韩国东方医学研究院。通过日韩这两次会议.我了解到日、韩在四诊仪器研究方面的
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信息,在这作一简单总结比较。
1 中日韩三国在中医四诊仪器方面的研究概况
1.1我国在中医四诊仪器方面的研究概况
中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理论体系相对完善、接受及熟知的人群-tg:flt广泛。因此.客观条件上使这个领域的研
究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国在四诊信息及仪器这一领域的研究无疑是最全面、最扎实的.也是研究范围最广的国家。我们早
在70年代始就开始了脉诊仪、舌诊仪的研究。目前,已经在舌诊仪、脉诊仪、面色检测仪、问诊系统、闻诊系统等四诊信息
方面均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总结起来.我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全面的、深人的研究:
99
全国第十二次中医渗断学术年会沧文集
I 1 I开展日谤信息客观化的基础性研究
我国主要从以下几十方面的开展了目诊信息客观化的基础研究:(1)四诊信息的客观化、标准化表达:将传统中医
用语言描述的表达方式研究归娄为定量化、标准化的客观表达方式。如脉象的“位撒、形、势”量化表达方法;舌诊面
色中颜色量化的正确表达方式;问诊系统症状的量化表达方式等等;(2)四诊特征信息的提取厦分析方法的研究:千叮用
现代计算机技术“及各种先进的算
文档评论(0)